
西部網訊(特派北京記者 凌旎 劉璞華 賀桐) 好工作難找、專業不對口、教學跟不上市場形勢,就業過程中存在問題還真不少,民生無小事,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將就業優先政策置于宏觀政策層面。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步長集團董事長趙超,全國政協委員、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教授劉三陽做客陜西廣播電視臺《全國兩會融媒體特別節目》。企業和院校直接面對面,共同解讀"穩就業"釋放的信號。
打通求職與產業聯結最后一公里形成就業"黑土地"
今年,陜西的高等院校將有超過34萬名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趙超直切主題:"作為教育、科技大省,陜西解決就業問題的核心是要讓經濟市場活躍起來,讓豐富的科技資源孕育出強大的創新創業能力,形成就業'黑土地'。同時,打通與產業聯結的'最后一公里',使應屆生、專業軍人、農民工、新型城市人口等就業者的專業技能和產業發展實現點對點對接。"
劉三陽認為,就業是老百姓養家糊口、發家致富的必由之路。"'穩就業'一定要把宏觀政策、勞動者個人的能力提升、經濟的發展三個方面互動起來,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一系列具體的'穩就業'措施,可以預見今年全國的就業形勢將會更好。"

全國人大代表、步長集團董事長趙超。
"高職院校擴招"寫進政府工作報告
趙超不僅是步長集團董事長,還是陜西國際商貿學院的董事長。從企業端、市場端、需求端看教育,從教育端看人才培養,趙超有很多話要說。"目前的現狀是,企業缺人卻沒人,教育培養人又出不去,這就是產教融合、產學結合沒有形成。具體來說,就是高職院校的學科設置和產業需求非但沒有同步,還滯后了。"
劉三陽說道:"這些年,起點低、基礎弱、質量差好像成了職業教育的代名詞,社會對其的認可度并不高,因此職業院校真正缺的是生源。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到要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高職院校要擴招,春天在慢慢走來。"

全國政協委員、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教授劉三陽。
提升社會認可度藍領職業價值不比白領低
"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要改善現有職業學校考試招生辦法、提高津貼標準,鼓勵企業投入辦教育。"結合自己多年工作經驗,劉三陽認為:"要繼續鼓勵高等院校設置醫科、農業等領域的附屬職業學校。同時,希望能從政策層面大力提倡'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為大'的時代風尚,因為藍領的職業價值不比白領低。"
趙超補充道:"在此基礎上,政府應該以購買政府服務等方式,盤活以市場為導向的教育投資,形成競爭的態勢,才能更有效推進職業教育的改革。同時,學校應該設置產業融合機構,要求老師走出課堂走進企業,更深了解產業,通過理念的變化帶動教學內容的變化。"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