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飯碗”“大鍋飯”是人們長期以來對國有企業的印象,為了建立健全與勞動力市場基本適應、與國有企業經濟效益和勞動生產率掛鉤的工資和正常增長機制,規范工資分配秩序,促進國有企業持續健康發展,我省去年出臺了《關于改革國有企業工資決定機制的實施意見》?!秾嵤┮庖姟烦雠_后,會給國企的收入分配制度帶來哪些變化,又將會影響到哪些人群?3月5日,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風會對此進行了解讀。
三個環節
決定國企工資總額預算
《實施意見》的出臺,將進一步完善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一項重要的任務。這是繼國有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之后出臺的一項重大的政策,標志著國有企業適應現代管理制度的企業工資分配制度體系已經基本形成。
“一句話,工資是掙出來的。”省國資委考核分配處副處長張靜說,對國企工資總額實行預算管理,將按照“一適應、兩掛鉤”的總要求,主要由效益決定、效率調整、水平調控這三個環節來決定。
張靜介紹,效益決定是以經濟效益增長水平決定工資總額的增長上限,引導省屬企業完成高質量發展,帶動職工工資總額合理有序增長;效率調整是通過人工成本投入產出率、勞動生產率等指標進行對標調整,實現工資水平與勞動力市場價位相適應、與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相協調的目標;水平調控則是要注重收入分配公平,切實做到既有激勵、又有約束,既講效率、又講公平,統籌處理好不同行業、不同企業和企業內部職工之間的工資分配關系,調控不合理的過高收入。
職工收入
與崗位和貢獻緊密掛鉤
國有企業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對國有企業工資總額實行分級分類管理,效益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收入的分配。同時,讓能干事、干成事、會干事的職工真正的勞有所獲、技有所值,讓一線的職工真正得到實惠。
“一方面企業要逐步提高關鍵崗位的薪酬在市場上的競爭力,以吸引、激勵和留住人才,對非關鍵崗位的工資要逐步向勞動力市場價位靠攏。另外一個方面,企業應該加強全員的績效考核,使職工的工資收入和他的工作崗位和實際貢獻要緊密的掛鉤,實現能增能減。”省人社廳工資福利與勞動關系處副處長黨艷凝介紹,《實施意見》提出集團本部職工平均工資的增長水平要低于本企業全體職工平均工資的增長水平,這在一定程度上就有效地打破了國有企業長期存在的大鍋飯和平均主義。
記者了解到,目前省國資委已完成對監管企業的分類工作,并按照《實施意見》的精神基本完成了對省屬企業工資總額辦法的制定工作,即將印發執行,預計3月份在監管企業全面推行新的工資管理辦法。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