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楠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局性、歷史性任務。統一戰線是我們黨聚智聚力、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法寶,其政治優勢、經濟優勢、社會優勢、智力優勢突出,在服務鄉村振興戰略中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大有作為。
一、發揮政治優勢,助力鄉村“強”起來
一是要組織廣大統一戰線成員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鄉村振興、脫貧攻堅、“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積極引導廣大成員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認識,進一步強化對農民的感情、對農村的熱愛、對農業的重視,把助力鄉村振興作為錘煉“四個意識”的大熔爐、服務“五大發展”的主陣地、提升“五個能力”的新標桿。二是聚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全過程和脫貧攻堅工作,引導民主黨派把鄉村振興作為履職的重點,緊扣“二十個字”總要求,圍繞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廣泛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積極建言獻策。三是要大力支持各民主黨派堅持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相結合,聚焦本地區脫貧攻堅中重點難點問題,緊盯政策落實中的薄弱環節,有效開展民主監督,通過多種形式和渠道及時發現問題、反映問題,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鄉村振興獻計出力。
二、發揮經濟優勢,助力鄉村“富”起來
統一戰線要聚焦產業興旺這個根本任務,不斷向內挖潛、向外借力,把方方面面的資源和力量組織起來、動員起來、整合起來。一是要積極開展“企村結對”活動,廣泛調動非公有制企業深度參與支持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種養基地建設和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建設,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二是要協調對接有關部門,加大對非公有制企業發展的支持力度,鼓勵和引導非公有制企業到農村投資興業,幫助農村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游、民宿經濟、農產品深加工等特色產業,著力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創造就業崗位,參與農業科技知識和技能等培訓,提高當地勞動者素質。三是要大力組織引導統一戰線經濟界人士、非公有制企業、行業協會和各級商會組織以產業幫扶為重點,幫助當地提升內生發展能力,團結帶領農民走多元化、有特色的、有潛力的發展路子,形成企業可盈利、農民可增收、產業可發展的良好局面。
三、發揮社會優勢,助力鄉村“美”起來
一是齊抓共促鄉風美起來,成立同心·文化服務團,組織統戰系統文藝工作者深入鄉村,為群眾創作詩詞楹聯、舉辦文藝演出、文學創作輔導等活動,豐富基層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成立同心·法律服務團,開展送法律下鄉活動,幫助群眾通過法律武器解決糾紛,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二是和諧共創環境美起來,引導廣大統戰成員積極參與花園鄉村建設、清潔鄉村行動、“垃圾分類我帶頭”等主題活動,以實際行動助力鄉村生態環境越來越美。三是送醫送教生活美起來,成立同心·醫療服務團,組織統戰系統醫療專家送醫下鄉、送藥到戶,解決基層群眾看病難問題,不斷提高群眾的衛生知識水平和健康素養,補齊農村醫療短板;成立同心·教育服務團,組織統戰系統教育界名師開展送教支教活動,幫助農村教師提高教育教學水平,讓農村孩子享受更多優質教育資源,為農村教育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四、發揮智力優勢,助力鄉村“活”起來
統一戰線擁有人才薈萃、智力密集的優勢,能夠調動各領域人才的積極性,為鄉村振興提供智力支持。一是打好“鄉情牌”,結合西商大會、農民節等重要節慶,大力開展“迎老鄉、回故鄉、建家鄉”等活動,讓曾經“走出去”的成功人士“走回來”,把在城市里積累的經驗、技術以及資金帶回本土,造福鄉梓。二是打好“科技牌”,發揮統戰系統科技專家智力優勢,組織赴農村特別是貧困村開展中蜂養殖、櫻桃栽培、藍莓種植等現代特色科技講座和技能培訓,通過科技幫扶提高農民技術水平,讓農民“錢袋子”鼓起來。三是打好“服務牌”,建立統一戰線助力鄉村振興服務基地,發揮統一戰線智庫專家作用,加大對鄉村振興的領軍人才和新型職業農民培養,為農村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親農民的人才隊伍。發揮“兩新”組織作用,組建志愿幫扶工作隊,真心實意幫助農民,讓農民成為鄉村振興的主體,讓農業成為有活力、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村成為農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園。(作者系西安市長安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