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西安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結合系統實際,出臺《西安市城管系統藍天碧水凈土青山保衛戰2019年實施方案》,通過治理揚塵、管控油煙,年內建成投用高陵區、鄠邑區、藍田縣、秦漢新城4個生活垃圾無害化(焚燒)處理廠等措施,全面打響藍天碧水凈土青山保衛戰。
治理揚塵管控油煙保衛藍天
加強施工揚塵監管,嚴控工地揚塵污染排放。采暖期間,各區縣、開發區中心城區除地鐵(含輕軌)項目、城際鐵路項目、市政搶修和搶險工程外的建筑工地禁止出土、拆遷、倒土等土石方作業。道路保潔實行機械化清掃、地毯式吸塵、定時段清洗,從源頭上防止道路揚塵。每年新增新能源道路保潔車輛(具備吸塵功能)不得低于新增保潔車輛的50%,逐步淘汰干掃式老舊設備。
渣土運輸車輛每季度至少接受一次全密閉性能檢測,不合格的一律禁止營運。嚴查重處渣土車沿途拋撒、帶泥上路、不按規定路線行駛及非法傾倒建筑垃圾等違規行為。摸排城區未硬化及破損道路,對暫未完成整治的道路,采取噴灑抑塵劑、結殼劑等措施降塵。硬化道路優先采用環保、可循環利用的新型路面材料鋪設。配合公安、交通部門,形成監管聯動機制。
所有餐飲單位全部安裝油煙凈化裝置并實現達標排放,否則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處理。全面治理露天燒烤污染,嚴防有煙燒烤“死灰復燃”;規范早市、夜市等流動攤點油煙污染,嚴防因露天焚燒秸稈造成區域性重污染天氣。持續保持餐飲單位、餐飲攤點使用散煤清零狀態,發現一起依法查處一起,確保所有餐飲單位、餐飲攤點使用清潔能源。
啟用4座垃圾廠保衛碧水青山
著力解決垃圾、沙土棄渣等亂排亂放問題。完善污水管網建設,力爭年底前完成城市建成區排水管道密度達到9公里/平方公里的目標任務。落實排水許可證制度,按區縣統計水量;老區改造時實施雨污分流,排查雨污錯節漏接問題并進行整改。在 河、幸福渠、浐河、漕運明渠沿線有溢流問題的污水廠前段試點建設3-5處初期雨水收集處理設施。完成全市地鐵施工降水的改排工作。完成南北湖、興慶宮公園、革命公園、未央湖等景觀退水改排工作。
組織開展大規模的建筑垃圾、農村生活垃圾非正規堆放點整治。目前,西安日產生活垃圾已經超過1萬噸,其中30%—40%為餐廚垃圾,這些垃圾除了有220噸的餐廚垃圾得到分類處理以外,大部分仍是填埋處理。對此,年底前建成投用高陵區、鄠邑區、藍田縣、秦漢新城4個生活垃圾無害化(焚燒)處理廠。啟動西安市固體廢棄物綜合處置場建設。完成省上確定西安市的餐廚垃圾處理試點工作,加快高陵區、藍田縣、灃西新城3個餐廚垃圾處理廠建設。
其中,位于鄠邑區大王街辦的無害化生活垃圾處理廠占地378.2畝,設計規模為日處理生活垃圾2000噸。位于西咸新區秦漢新城正陽孫家村北側的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廠設計規模為日處理生活垃圾3000噸,年處理量100萬噸。位于高陵區耿鎮(張卜)街道辦事處的高陵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廠設計規模為日處理生活垃圾2250噸,年處理量75萬噸。項目選址位于藍田縣前衛鎮王莊村范圍內的藍田縣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廠,設計規模為日處理生活垃圾2250噸,年處理量為82.125萬噸,主要處理藍田縣、曲江新區、航天基地、長安區(部分)、雁塔區(部分)等區域的生活垃圾。
《方案》要求,城管系統相關工作旨在強化城管系統藍天碧水凈土青山保衛戰責任體制,嚴格履行大氣污染防治責任,助力實現西安市優良天數達到257天,空氣質量排名退出168個重點城市后20位。首席記者 趙麗莉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