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八五”普法承上啟下的關鍵時間節點,為進一步提升群眾法治意識,2023年以來,圍繞“讓人民群眾感受到憲法的精神和法治的力量,”寶雞金臺區司法行政系統始終聚焦司法行政主責主業,全面落實省市區“三個年”活動要求,開展形式多樣、特色鮮明的主題普法活動,普法宣傳工作取得新成效,為金臺進一步推進法治社會建設奠定濃厚的法治文化氛圍。

“我們開展普法宣傳進機關、進學校等‘九進’活動,通過律師專業普法、以案釋法等工作有力推動,普法宣傳起到了良好的效果。”群眾路司法所所長張玉言說道。2023年以來,群眾路司法所緊扣基層司法為民便民的著力點,創新務實大力開展普法宣傳工作,為街道營造和諧穩定的經濟社會環境不懈努力。
圍繞讓人民群眾知法、學法、懂法、守法,十里鋪司法所以干部學法為契機,多次邀請法院、律師、派出所走進機關講法解惑。同時,該司法所以群眾需求為導向,舉辦憲法、國家安全、平安建設、民法典、防電詐等普法內容進社區活動20余次;組織開展防欺凌、保安全、禁毒等宣傳活動30余次;豐富法治宣傳形式,定期向全街推送相關法律法規,組織引導居民群眾便捷學法。

記者了解到,該司法所開展融合資源共建,定期接待服務群眾,2023年以來累計接受咨詢服務120余人次,營造了濃厚的法治氛圍。
“我們發揮法治宣傳教育工作在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中的職能作用,堅持面向(村)社區、面向(村)居民,在全街范圍內集中開展了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的普法宣傳教育活動,使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在全街蔚然成風。”西關司法所所長馬曉紅表示。
法律人才是推進法治鄉村建設的有力抓手和重要環節。值得一提的是,在金臺區各司法所,村(社區)法律顧問、“法律明白人”、普法志愿者等組成“普法講師團”,深入轄區居民小區、院落、商超等向群眾宣傳普及《憲法》《民法典》《法律援助法》等法律法規已成為常態。
金臺村位于中山西路街道,是典型的城郊拆遷村。“我們進一步發揮農村‘法律明白人’在鄉村法治宣傳教育、化解農村社會矛盾、參與農村社會治理中的作用,積極探索‘五個強化’‘法律明白人’培養工作新舉措,加速構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金臺村法律明白人、副書記茍青青介紹道。當前,金臺村已分層次分階段培養“法律明白人”50余人,開展普法宣傳教育8場次,受教育300余人次。

“為了規范、高效推進全街‘法律明白人’培養工作,我們制定了街道‘法律明白人’33114培養計劃(即三種類型、三個層次建立隊伍、一攬子統籌、一鍵響應服務功能、四有保障),培訓了具有知法守法、能講法能運用法律法規的‘法律明白人’300余人。”中山西路司法所所長李曉練說道。記者了解到,中山西路司法所2024年將加大普法宣傳力度,以33114培養計劃為基準,繼續在每個行政村 (社區) 培養“法律明白人”,從而提升轄區居民群眾的法治意識,推進鄉村振興和市域治理現代化建設。
“我們組織法律明白人大講堂,開展法律明白人培訓13次,推動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環境。”陳倉司法所張蘇英表示。

該司法所持續開展法治宣傳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進場所宣傳活動,通過“板凳課堂”拉家常的方式普法;在重大節假日等聯合土地、工商、勞動、民政等職能站辦宣傳法律法規;在村、社區設立公共法律服務室,免費解答群眾法律問題,通過入戶宣傳等進一步提高廣大群眾的平安建設知曉率、參與率和滿意率,形成學法知法守法的良好氛圍。
一個個豐富鮮活的案例,使學法守法用法蔚然成風;一個個具體有效的活動,吸引更多的社會群體參與……金臺區以提高普法針對性和實效性為工作著力點,精準施策、靶向發力,不斷延伸法治宣傳“觸角”。下一步,金臺區將常態化開展普法宣傳活動,不斷創新普法形式,豐富普法宣傳內容,積極引導轄區群眾樹立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觀念,讓法治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李海妮)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