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唐冰 許鵬
進入冬季,流感高發,記者來到定邊縣婦幼保健院兒科門診,縣政協委員、縣婦幼保健院副院長邊正強正在診室忙碌接診。
作為當地兒科的名醫之一,扎根基層14年,邊正強以醫者仁心呵護萬千孩童。作為政協委員,他以實干實績回溯初心,以平凡書寫不凡。
聽診器下的14年守護
11月17日下午,雖已臨近下班時間,邊正強診室門外依然排著焦急等待的家長。
“寶寶哪里不舒服?”“體溫多少?這種情況多久了?”“不用擔心,藥繼續吃著就可以。”門診室里,邊正強檢查動作麻利細致,目光在病歷與孩子臉上快速切換,他的語速比平時快了不少,但每一個問診要點、每一項查體細節都不曾疏漏。開具處方時,他特意放慢語速,直到家長點頭確認,他才示意下一位患者進入。
當最后一位家長走出診室,邊正強才從專注狀態“抽離”。“最近流感高發,每天差不多要接診100個孩子。我節奏快一點,就能多幫一個家庭少些焦慮。”
2011年,從黑龍江中醫藥大學畢業的邊正強,懷揣著對醫療事業的熱忱,在杭州三甲醫院積累臨床經驗,后因家庭緣故輾轉銀川,最終抱著“反哺家鄉”的執念,在2012年來到定邊縣人民醫院工作。“在銀川工作時,常碰到老鄉千里迢迢來求醫,光路費就得花不少,有的還錯過了最佳治療期。”
這份樸實牽掛,驅使讓他下定決心,要把先進醫療技術帶回定邊家鄉。
從技術攻堅到健康護航
初回定邊,新生兒急救是當地亟待破解的短板之一,而更為棘手的還有醫療設備的匱乏。
“當時我們經常遇到新生兒插管難的現實,需要借助專業可視喉鏡進行檢查,彼時這種設備只有大型三甲醫院才有,咱們基層縣級醫院根本無法普及。”邊正強回憶道。
一次,一名早產兒因呼吸困難急需插管,可傳統喉鏡視野模糊,幾次嘗試都未能成功,孩子的小臉漸漸發青。這次遇到的險情,讓他萌生了研發新設備的念頭。
轉機出現在一次修車時。邊正強看到修車師傅用微型攝像頭探查氣缸取出內部螺絲,一個念頭瞬間閃過:“氣管也是管狀結構,能不能把微型攝像頭和喉鏡固定在一起,再連接手機組成可視喉鏡?”
隨后,他通過各種渠道學習醫療設備相關知識,查資料、制模型,經反復調整攝像頭與喉鏡的角度,測試手機連接的清晰度,終于研發出簡易可視喉鏡并成功申請專利。此后,醫生插管精準度和成功率得到大幅提升。
2016年8月,一名3歲女孩突發急性喉炎Ⅲ度梗阻,昏睡中口周青紫,因不具備氣管切開條件,患兒生命受到威脅。危急時刻,邊正強果斷選用研發的可視喉鏡精準插管,使患兒轉危為安。面對患兒家屬泣不成聲的感謝,邊正強更堅定信心。他說:“基層醫生多一分鉆研,患者就多一分希望。”
14年來,邊正強專研腳步從未停歇。其中,在國家級、省級核心期刊發表論文5篇,獲榆林市“最美醫師”“最美定邊人——人民公仆獎”等多項殊榮。
在日常診療中,他的中西醫結合專長在當地家長中被交口稱贊,不少外地患者也慕名而來。他帶領團隊開展的中醫藥辨證施治、小兒推拿等特色服務,讓傳統醫學在兒童醫療保健中發揚光大。
2021年12月,為破解縣域兒科發展瓶頸,邊正強調任縣婦幼保健院副院長,扛起了帶動新生兒科與兒科整體提升的重任。在這里,他牽頭創建新生兒科與兒???,敏銳捕捉到兒童視力問題的突出現狀。
“不少孩子剛上小學就戴眼鏡,家長還沒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他立即行動,引進專業人才組建眼保健科,常態化開展進校園視力篩查,配置視力康復儀提供個性化服務,同時還開設視力防控講堂普及科學知識。
如今,定邊縣兒童近視防控工作走在了榆林市前列,眼保健操推廣率達100%,這些成績的背后,有他無數個奔走的身影。
問診桌前的民情回聲
2023年,擔任十屆定邊縣政協委員后,邊正強的肩頭又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以前覺得政協委員是認可、是榮譽,履職后才明白,這是要用數據和調研說話的擔當。”他說。
有了新身份之后的邊正強,把診室變成了“民情聯絡點”,患者的每一句抱怨、每一個訴求,都被他認真記在筆記本上——針對兒童齲齒高發問題,他提交提案推動醫療資源向兒童保健傾斜;聚焦縣域醫療人才匱乏,他在2024年提出關于引進高學歷醫學人才及外地專家的相關建議。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邊正強的呼吁下,定邊縣相關支持文件順利出臺。如今,退休兒保專家已扎根該院,西安、榆林等地的知名專家也定期前來坐診指導,去年僅他所在的縣婦幼保健院就引進大學畢業生12人。
“以前孩子生病要跑幾百公里去西安,現在在家門口就能看大專家,太方便了!”家長們的稱贊,讓邊正強更加堅信“為民發聲”的價值。
最近的接診中,邊正強又敏銳察覺到新的民生課題:“不少家庭生一胎后就不愿再要二胎,新生兒出生率下降趨勢明顯。”這份職業敏感讓他無法袖手旁觀,立刻著手收集整理定邊縣近五年的新生兒出生率數據,利用休息時間深入調研,最終梳理出核心癥結——生育成本高、醫療保障不足讓許多家庭盼孩望而卻步。
基于扎實的調研,他正在打磨一份關于提高婦幼服務能力的提案,建議將不孕不育篩查納入常規體檢范疇,把孕產婦無痛分娩中部分自費麻醉藥品納入醫保報銷,同時為企業職工增設生育相關假期與專項補貼,用實實在在的政策紅利降低家庭生育成本,喚醒更多家庭的生育意愿。
“作為醫生,我守護每個孩子的健康;作為政協委員,我要為更多孩子的到來鋪路。”邊正強說。
冬日的陽光透過診室窗戶,灑在邊正強忙碌的身影上。診室墻上醒目的錦旗,印證著他白大褂褶皺里藏著的責任,也映照著聽診器下不曾褪色的初心……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