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榮
今年是陜西省政協成立75周年。9月25日,省委政協工作會議在西安召開。這是全省政協事業發展進程中的一件大事,貫徹落實好會議精神,對于推動全省政協事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省委政協工作會議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省政協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確要求,為基層政協履職注入了強大思想動力、提供了重要行動遵循。”商洛市政協黨組書記、主席王寧崗表示,要以“學在深處、謀在新處、干在實處”的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推動省委政協工作會議精神入心入腦、落地生根,形成上下聯動、深學篤行的濃厚學習氛圍。
高站位領會會議精神
筑牢履職思想根基
旗幟鮮明講政治是人民政協的本質要求,也是第一位的要求。
王寧崗表示,要牢牢把穩“方向盤”,始終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不動搖,把牢履職主軸、把準工作總綱,堅決扛牢“落實下去、凝聚起來”的政治責任,以實際行動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確保政協工作始終沿著正確政治方向前進。要堅持把學懂弄通做實黨的創新理論作為首要政治任務,特別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時代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及時跟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最新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全面夯實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
聚焦發展之要
彰顯政協履職擔當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是人民政協履行職能必須遵循的重要原則。聚焦商洛發展之要展現政協新作為,王寧崗表示,要緊扣省委賦予商洛的“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定位,以及市委確定的打造“一都四區”、發展“3+N”產業集群等中心任務,精準選擇協商議政議題,主動在服務大局中找定位、謀思路、獻良策。
在重點領域攻堅上,商洛市政協將聚焦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抽水蓄能電站集群建設、新材料產業發展、鄉村振興等關鍵領域,組織委員開展調查研究,摸實情、找問題、提對策,力爭形成一批具有前瞻性、戰略性、可操作性的意見建議,為市委、市政府科學決策提供有益參考,助力商洛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緊扣自覺踐行履職為民宗旨,王寧崗說,政協委員來自人民、服務人民,要繼續把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作為履職重點,廣泛傾聽民意、主動化解民憂,充分運用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形式,推動解決就業、教育、醫療、社保、住房、養老、托幼等方面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真正把群眾的“愿望清單”變成政協的“履職清單”,助力辦成更多可感可及的民生實事好事。
圍繞夯實建言資政之基,王寧崗表示,市政協將持續練好“基本功”,大力弘揚“深、實、細、準”的調研作風,嚴格落實“不調研不建言”工作機制,引導和鼓勵委員運用“板凳會”“田間會”“微協商”等接地氣的形式,不斷拓展調研的廣度和深度,確保建言建在點子上、議政議到關鍵處,讓政協建議更具針對性和實效性。
凝聚發展共識
畫好團結奮斗同心圓
凝聚共識是新時代人民政協的重要使命,是貫穿政協履職全過程的核心主線。王寧崗表示,要充分發揮政協作為統一戰線組織的重要作用,用好重要陣地、重要平臺、重要渠道,著力把委員個體的“點”、界別渠道的“線”、政協組織的“面”聯系貫通起來,把更多有志之士、有識之士、有為之士動員起來,不斷匯聚起加快區域發展的強大力量,畫好團結奮斗的最大同心圓。
在擴大團結覆蓋面方面,將加強同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各人民團體的聯系合作,密切與新的社會階層人士、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民族宗教界人士、港澳臺同胞和海外僑胞等的聯系交流,打破壁壘、暢通渠道,不斷擴大團結面、增強包容性,讓更多力量參與到商洛改革發展事業中來。
在提升協商聚共識效能上,將繼續通過專題協商、對口協商、界別協商、提案辦理協商等多種形式,在交流中深化理解、在溝通中增進認同、在協作中達成共識,努力把黨委政府的決策部署轉化為社會各界的思想共識和自覺行動,為商洛改革發展穩定增助力、聚合力貢獻政協力量。
加強自身建設
夯實履職保障基礎
加強自身建設是政協有效履職的重要保障。“我們將從委員隊伍和機關建設兩方面發力,全面提升履職能力和服務水平。”王寧崗表示。
在委員隊伍建設上,持續優化委員服務管理,積極發揮委員履職主體作用,通過加強黨和國家政策、創新理論、履職方法等學習培訓,不斷錘煉委員的政治把握能力、調查研究能力、聯系群眾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著力打造一支“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守紀律、講規矩、重品行”的高素質政協委員隊伍,讓委員成為政協履職的主力軍。
在機關自身建設上,要繼續以建設政治機關、模范機關、服務機關為目標,著力鞏固學習教育成果,大力弘揚“勤快嚴實精細廉”作風,持續提升機關干部隊伍的專業素養和綜合能力,鍛造“政治堅定、業務精通、作風優良”的政協干部隊伍,為政協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