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836件;
52個不動產“登記難”項目完成登記、惠及群眾9.6萬人;
處置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線索230件;
率先開展就診卡“清卡退費”工作……
時光不居,見證著金臺區鏗鏘前行的發展步伐;歲月如流,記錄著金臺區破繭成蝶的奮斗歷程。
作為寶雞老城區的金臺區,承載著城市的繁華與記憶,在發展征程中扛起主城區擔當。2025年,金臺區以深化開展“三個年”活動、聚力打好“八場硬仗”為統攬,全面落實“一四五十”戰略和十項重點任務,大力實施高質量發展“1239”行動,統籌抓好穩增長、促發展、惠民生、防風險、改作風各項工作,經濟運行呈現穩中有進、回升向好態勢,民生福祉不斷增進,社會大局保持穩定,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各項事業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北坡公園提升改造項目
強工興產,發展后勁持續增強
作為寶雞工業肇基之地,金臺區始終將工業作為高質量發展的“壓艙石”,堅持以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組織經濟工作,提質擴量并舉,服務保障增效,聚力打好擴大有效投資硬仗;圍繞油氣鉆采裝備、叉車及軌道交通、區域特色食品等六大產業集群,構建起以蟠龍新區為龍頭,金河工業走廊、龍源工業園、西營科創園協同發力的“一區多園”產業發展格局。
搶抓機遇提前謀劃,金臺區積極爭取中省市財政資金14.5億元;緊扣重點產業鏈,強化鏈式招商,今年1至7月新簽約招商引資項目24個,億元以上項目5個;以釘釘子精神落實9個方面173條改革任務。“高效辦成一件事”平均跑動次數減少約90%,辦理環節減少84%。深化中小企業服務專員、助企紓困座談日等機制,新增市場主體2907戶,總量穩居全市前列。
金臺區加快推動傳統優勢產業聚鏈成群,促進數智賦能協同發展,轄區企業成功插上“智能”翅膀。金臺區圍繞打好重點產業鏈群建設硬仗,梳理6條工業重點產業鏈,形成“鏈長統籌、專班服務、部門協同”推進機制;圍繞打好提振消費、外貿拓展硬仗,統籌文旅商體資源稟賦,規劃建設羽山5A級旅游景區,新增限上商貿單位28戶;“以舊換新政策+樂購金臺活動”雙輪驅動,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1%,入選全省縣域商業建設行動縣;憑借“互聯網+政務服務+教育醫療+治安防控”等一批場景應用,蟠龍高新區在全省率先獲批86平方公里空域,建成西北首個5G-A通感一體基站及全省首條商飛航線,低空物流配送、醫用樣本運輸等場景全面推廣,支撐推動數字經濟突破起勢。

寶雞合力叉車有限公司數智化改造項目
品質提升,城市底色不斷夯實
城鄉面貌的煥新,是融合發展的直觀體現。金臺區以“更新”“補短”“治亂”為抓手,深入實施中心城區建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城市更加精致精美。
85個老舊小區改造全面開工,41個小區老舊管網更新工程進度過半。東石巷、北一巷“瓶頸路”竣工貫通,城市易澇點改造治理,建成停車場2座,新改建公廁及垃圾中轉站13座;完成“三拆”4000余平方米,新增綠地1.2萬平方米;落實主次干道嚴禁嚴管和背街小巷疏導市容管控機制,下茬整治北坡代家灣片區亂搭亂建、上塬路口車輛亂停亂放、秦嶺市場等區域亂設攤點問題。
金臺區牢固樹立和踐行“兩山”理念,高效辦理中央生態環保督察轉辦群眾信訪件26件,深化違規取水集中整治,扎實開展野生鳥類保護及專項打擊行動;認真落實河湖長制,扎實推進“雙碳”工作,培育壯大綠色產業和循環經濟,大力倡導綠色生活方式,“居者心怡、來者心悅”的城市愿景逐步實現。
農村面貌煥發新顏。金臺區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為引領,嚴格落實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黨政同責,改造提升1.2萬畝高標準農田,糧食產量穩定在4.5萬噸以上。金臺櫻桃、硤石柴胡、蟠龍水蜜桃、金河油菜花等特色種植養殖多元發展,集體經濟年收入超50萬元村增至21個。農村人居環境、鄉村基礎設施、公共服務持續改善,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畜禽糞污綜合利用、衛生廁所普及工作成效明顯。
方寸之間見天地,細微之處有乾坤。“斷頭路”變通途,棚戶區展新顏,家門口有了公園綠地……這些點點滴滴的“發展紅利”,讓居民切實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變化。

金臺區N維天象公園
心系百姓,民生福祉更加殷實
民生改善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十四五”以來,金臺區民生投入逐年加大,從2021年的18.27億元增加到2024年的20.96億元,占區級財政總支出的87.69%。金臺區用心用情用力辦好民生實事,努力讓群眾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
在教育領域,全區大力實施基礎教育提質擴容,金陵灣幼兒園、軒苑第一小學、寶雞智博學校、金臺職教中心等一批教育項目建成投用,新增學位13170個,躋身全省集團化辦學試點區,教育資源供給更加優質均衡。
在醫療保障方面,市中醫醫院分院、市第三醫院康養大樓建成投用,金臺醫院建成“五大中心”,金陵老年養護院主體建成,農村幸福院、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建設運營實現全覆蓋,累計新增醫療養老床位2773個,實施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331戶,醫療服務能力得到提升,養老服務體系得到完善。
在就業創業方面,金臺區扎實推進就業創業十大行動,社區工廠、就業幫扶基地達22個,城鎮新增就業4757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4029人;建成市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西秦大姐”勞務品牌入選全國首批勞務品牌典型案例,“寶雞搟面皮師傅”晉級省級勞務品牌,帶動就業5萬人以上,就業渠道不斷拓寬,品牌效應日益凸顯。
此外,金臺區還將社區陣地建設作為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先手棋”,整改提升面積不達標社區黨群服務中心29個,以陣地升級撬動服務升級;堅持“群眾所需、社區所能、可持續運營”的原則,通過組建城市黨建“紅色聯盟”,進一步整合資源、凝聚合力,有效提升了基層治理精細化水平和服務群眾效能。
時間刻度,亦是奮斗標尺。
作為寶雞市主城區和市行政中心、文化藝術中心、金融商務中心所在地,金臺區身兼城市核心功能承載區、工業轉型升級示范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文旅商體融合先行區等多重戰略定位。
站在“十四五”收官與展望未來的新起點,依托這堅實的根基與清晰的藍圖,金臺區正以更加昂揚的姿態、更加堅實的步伐,奮力續寫工業更強、新區更興、城鄉更美、幸福更可及的新篇章。(劉楠)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