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楊光
重大項目建設既是穩增長的“重頭戲”,又是優化經濟結構的重要抓手。
數據顯示,1月至6月,陜西600個省級重點建設項目完成投資2608.16億元、年度投資完成率54.78%。上半年,隨著全省交通、能源、產業等領域多點突破,陜西重點項目建設按下“加速鍵”,各地以實打實的投資增量與建設成效,為全省經濟穩健增長注入強勁動力。
抓項目就是抓發展,謀項目就是謀未來。上半年,按照全省持續深化“三個年”活動、聚焦聚力打好“八場硬仗”決策部署,各地全力促進項目開工建設,著力推動項目投產達效。上半年,銅川、寶雞、延安、安康、西安、咸陽、渭南、榆林、漢中、商洛重點項目年度投資完成率分別為72.1%、70.2%、69.8%、62.8%、58.2%、56.3%、52.3%、52%、51.1%、50.1%,均交出過半“成績單”。
從行業看——
在交通領域,陜西正加速形成內聯外通格局。西康高鐵橋梁架設任務全面完成,全線20座隧道全部貫通,站房與四電工程分別完成設計量的45%、62%。這條連接關中與陜南的快速通道正沖刺年底軌通目標。向東延伸的西十高鐵陜西段同樣進展顯著,截至目前,15.5座隧道全部貫通,路基、橋梁工程完成99%,無砟軌道鋪設突破35%。此外,陜西高速公路建設同步發力,新近通車的麟游至法門寺高速,不僅結束了扶風、麟游兩縣不通高速的歷史,還創下全省小半徑曲線箱梁架設紀錄。
在能源領域,全省多個重點項目正加快綠色轉型步伐。在陜南,佛坪抽水蓄能電站(總裝機140萬千瓦)建設正酣。這個總投資98.54億元的“超級充電寶”投產后,年發電量將達14.36億千瓦時。在陜北,靖邊縣千村光伏項目全容量并網后,不僅讓當地村集體經濟年收益突破10萬元,還推動榆林光伏裝機容量上半年新增85萬千瓦。抽水蓄能、光伏等一批清潔能源項目密集落地,持續推動陜西能源結構向“綠”加速轉型,為“雙碳”目標的實現提供了有力支撐。
項目建設是穩投資的重要支撐、穩增長的重要力量、調結構的重要抓手。
上半年,陜西重點項目的驅動作用呈現強勁增長態勢。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等項目帶動汽車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7.9%,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增長30.3%;陜煤1500萬噸煤炭分質轉化示范項目通過煤炭“拔油、提氣”的熱解技術,實現資源高效轉化與綜合能效提升,開辟了低成本煤制芳烴、高端化學品(如電池電解液溶劑DMC)的新路徑,推動煤炭從燃料向原料轉變,重塑陜北能源化工產業價值鏈。
從投資結構看,上半年重點項目中,陜西民間投資同比增長13.8%,占全部投資的43.5%,較去年同期提高1.9個百分點。民間投資在制造業、能源、交通運輸等重點領域持續活躍,表明在政策支持下民間資本參與重大項目建設的積極性顯著增強,折射出經營主體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重點項目穩步推進,不僅直觀體現了陜西經濟的韌性,還勾勒出高質量發展的清晰路徑。在交通網絡升級、能源結構轉型、產業集群壯大的協同發力下,三秦大地正以項目建設的“加速度”,不斷書寫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