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1日,高校畢業生在西安高新區參加專場招聘(資料照片)。 記者 周明攝
畢業后,陜西籍高校畢業生王瑜潔從北京返回西安,踏上了求職路。
“以往找工作,四處投簡歷收效甚微,想找見習崗位卻不知門路。”7月21日,王瑜潔說,回來后,她經校友推薦,接觸到“秦云就業”小程序,通過實名登記,很快就完成了高校畢業生認證。她發現,該小程序里還有“就業地圖”“家門口就業”等板塊。從“1131”(1次政策宣介、1次職業指導、3次崗位推介、1次技能培訓或就業見習機會)服務套餐到招聘會資訊,該平臺對求職者的各類需求回應精準。
王瑜潔說:“這比我想象中好太多,提供的信息非常豐富,感覺很靠譜。”
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就業關系民生福祉、經濟發展和國家未來。圍繞穩就業工作,陜西出臺了多項舉措。記者近日梳理相關政策,為就業路上的求職者明晰可以享受的優惠政策。
按照政策,求職者可以到當地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或登錄“秦云就業”小程序進行實名登記,免費獲取“1131”及其他公共就業服務。
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發布信息提醒,已實現就業的畢業生,要及時辦理就業手續。具體來看,畢業生需要盡快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跟進繳納社會保險,確認檔案轉遞去向,并在規定時間內辦理戶口遷移、黨團組織關系接轉等手續。如果選擇靈活就業,以個人身份參加社會保險,可以申請獲得社會保險補貼。其中,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可以靈活選擇繳費基數、繳費時間。
如果畢業生有自主創業想法,我省也有多項優惠政策可享受。按照政策,畢業生可以參加創業培訓,提升創業能力;可以申請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稅收優惠、創業補貼等,減輕創業壓力;還可以申請入駐創業孵化基地,獲取開業指導、項目推介、孵化服務等支持。
7月初,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發布《陜西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服務指南》(2025版),圍繞能力提升、專項招聘、企業吸納、基層就業、自主創業、靈活就業、就業服務等方面,著重向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介紹相關政策服務舉措。
如今,越來越多的求職者意識到“一技之長”的重要性。陜西亞成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工作人員程大博說:“相較于學歷,我們更看重求職者的個人技術能力。”
為了讓更多畢業生掌握一定技能水平,提升就業市場競爭力,陜西明確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含技工院校高級工班、預備技師班、技師班和特殊教育院校職業教育類畢業生)每年可到經人社部門備案的培訓單位參加1次政府補貼性就業技能培訓;對通過初次職業技能評價并取得符合規定證書的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給予職業技能評價補貼。
在延續實施技能提升補貼政策方面,陜西繼續放寬技能提升補貼政策享受條件,并擴大受益人群。對參加失業保險12個月以上的企業在職職工或領取失業保險金人員,取得技能人員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可按照初級(五級)1000元、中級(四級)1500元、高級(三級)2000元的標準發放技能提升補貼。
6月離校,近期一直在跑各類招聘會,來自西安財經大學行知學院的離校未就業畢業生邵政潔對于就業優惠政策格外關注:“進入社會面臨的壓力更大,這方面的政策對于像我們這樣的離校未就業畢業生非常重要。”
根據政策,在陜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和16歲至24歲登記失業青年,可向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申請參加3至12個月的就業見習,享受每月1700元的生活補貼和每月30元的人身意外傷害保險補貼。
為照顧更多困難群體,陜西出臺政策明確提出,對在畢業學年積極求職創業的低保家庭、零就業家庭、防止返貧監測對象家庭和特困人員中的高校畢業生,殘疾及獲得國家助學貸款的高校畢業生,給予每人1000元的一次性求職創業補貼。
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相關處室負責人介紹,為鼓勵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陜西明確提出多項補貼政策,包括企業職工崗位技能培訓補貼、招用高校畢業生社會保險補貼、招用就業困難人員社會保險補貼、就業見習補貼和一次性擴崗補助。(群眾新聞記者 周明 見習記者 馬瑜)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