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白瑤
近年來,渭南市富平縣政協聚焦政治建設這個根本,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習近平總書記歷次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等作為貫徹落實“第一議題”制度的主要內容,從中增智慧、明方向、學方法,各項工作取得長足發展,真正嘗到了堅持“第一議題”制度的甜頭。
增智慧 打造政治堅定干部隊伍
如何鍛造一支政治堅定、理論扎實的政協干部隊伍,富平縣政協向“第一議題”制度要答案。
多年來,富平縣政協形成了成熟系統的“七學”學習體系,即領導班子帶頭學、每逢會議首先學、主題教育系統學、開展培訓專題學、互談體會交流學、教育基地現場學、網絡平臺線上學,把堅持“第一議題”制度作為黨組會、主席會、民主生活會、理論中心組學習會等會議的頭等大事,雷打不動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中央重要決策部署等。
結合當前正在開展的主題教育,富平縣政協將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擺在重要位置,經常性組織干部召開學習座談交流會,利用學習強國、陜西省干部網絡學院等網絡平臺,建立學分登記獎勵制度,督促干部做好自學,促使干部以學習指導實踐、以實踐推動發展。
同時,富平縣政協把落實“第一議題”制度和委員培訓結合起來,舉辦黨的二十大精神培訓班、社情民意信息采寫、政協提案撰寫、文史資料征集等專題培訓班以及委員履職能力提升班,組織委員分赴浙江大學、青島大學、貴州長征干部學院、大連理工大學開展短訓學習,聆聽黨的二十大精神、政協基本理論、經濟和社會發展前沿課題等講座,讓委員們從政協“門外漢”逐漸進門入行。
為確保委員不漏學、不漏課、不掉隊,富平縣政協堅持送學上門,借“雙走進”委員大走訪之機,把《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章程》《習近平在人民政協成立七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等重要文件以及縣委、縣政府工作要點送到委員手中,不斷夯實委員思想理論基礎,提高建言資政精準度,切實把“第一議題”學習成效轉化為履職擔當的強大動力。
“作為主管干部教育的工作人員,從縣政協組織的各種學習交流會的發言情況中能感受到,在‘第一議題’制度的指引下,大家的發言不僅言之有物,更擲地有聲,政治理論水平普遍提高了,今后要把這項制度持續落實下去。”富平縣政協辦公室副主任杜郁說。
明方向 緊扣調研協商主責主業
對政協組織來說,把握住了專門協商機構的性質定位和協商民主,就抓住了“主責主業”。
富平縣政協堅持把“第一議題”制度與協商主責主業相融合,對標對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找問題明差距、深調研破難題,真正把調研協商的過程轉化為發現、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
調研前的前置學習是富平縣政協落實“第一議題”制度的一大特點。每逢調研前先組織委員學習國家產業政策、行業法律法規以及互聯網、市場經濟等相關知識,了解縣委工作部署和部門的職能范疇,建立協商調研專家庫,增強調研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富平縣素有“中國柿鄉”的美譽,當地出產的柿餅深受消費者青睞。近年來,隨著富平“柿”業越來越紅火,“柿”業逐漸成為富平縣經濟發展的強力引擎,也是縣政協調研協商的“第一議題”。
為助力富平縣乘“柿”而上,富平縣政協主席王永麗帶領調研組到洋陽柿子專業合作社、大方天璽公司、曹村柿子集中區等柿子加工企業和產業重點區域,就柿園規范化管理,柿餅標準化加工、品牌化銷售等進行深入調研。
作為一家柿子加工企業的總經理,富平縣政協常委王薇為縣政協把“第一議題”制度與協商主業相融合的做法點贊。
“柿子產業是富平的主導產業,縣政協聚焦富平中心工作進行調研,體現了吃透‘第一議題’制度精神實質、牢牢把握其內涵要義的高度思想認識。”王薇說。
打造國家級(富平)柿子產業園、建立全國柿子產業高質量發展數字化平臺……翻看這兩年富平縣政協的建言列表,一條條建議、一件件提案,見證了富平縣政協為“柿”業發展集智聚力的鏗鏘足跡。
把“第一議題”轉化為協商議政、建言資政“第一行動”。據了解,富平縣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以來,圍繞縣委中心工作和民之關切,縣政協共開展重大協商調研活動10次,組織前置學習20次,向縣委、縣政府提交重點調研報告10份,其中,《關于富平縣順陽河綜合治理情況協商調研的報告》受到縣委主要領導批示,《關于解決農村快遞物流配送進村入戶的建議》的社情民意信息得到渭南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批示。
學方法 著力破解“兩個薄弱”問題
縣政協作為人民政協的基層組織,“工作基礎薄弱、人員力量薄弱”問題一直是制約基層政協工作提質增效、高質量發展的瓶頸。
為著力破解“兩個薄弱”問題,富平縣政協充分發揮政協職能優勢,從落實“第一議題”制度入手,積極尋找破解之道。
富平縣政協爭取縣委支持,按編制配齊了機關各委室干部以及開展工作必要的工勤人員,消滅了“一人委”現象,為機關工作高效運行提供了組織保障。同時,縣政協還修訂出臺了《全體會議工作規則》《常務委員會工作規則》《縣政協領導聯系常委常委聯系委員制度》《委員履職服務與管理暫行辦法》等8項規章制度,堅持用制度管事管人,有力推進了政協工作規范化建設。
此外,富平縣政協堅持將委員工作室作為破解基層政協“兩個薄弱”問題、推進協商民主向基層延伸的有力抓手,將全部237名委員按照界別劃入10個委員工作室,并制定印發《委員工作室履職工作規則》等制度,建立委員工作室“六個一”年度考核制度和政協各領導、各委辦聯系委員工作室的包聯包抓機制,選配有組織協調能力、有參政議政熱情的委員擔任主任和副主任。
鎮(街道)政協聯絡組是縣政協的基層聯絡辦事機構,承擔著聯系、指導、調動基層政協委員加強學習、積極履職、聯系群眾的職責任務。為充分發揮該機構的平臺作用,富平縣政協及時召開鎮(街道)政協聯絡組工作推進會,就政協聯絡組的機構建設、工作制度、工作職責等作出細致安排。為進一步推動政協工作向基層延伸,9月份,富平縣政協統一掛牌成立了各鎮(街道)政協聯絡組。
“‘第一議題’制度是我們開展各項工作的行動指南,尤其在破解‘兩個薄弱’問題上,我們對照‘第一議題’制度學方法、想對策,著力在問題解決上出真招、謀實效。可以說,‘第一議題’制度引領著富平縣政協工作向前推進。”富平縣政協秘書長曾偉說。
在“第一議題”制度的指引下,如今,富平縣政協履職之路越走越寬,政協工作展現出新面貌新氣象。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