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滿淑涵
日前,由省老年病醫院(陜西省第二人民醫院)、省衛健委老齡健康處、西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銅川市長壽老年公寓起草的《養老機構醫養結合服務基本規范》經省市場監管局批準發布。據了解,這是目前我省首部醫養結合服務地方標準。這部《基本規范》經過怎樣的調研、驗證過程?有哪些特點?記者采訪了有關專家。
《養老機構醫養結合服務基本規范》適用于我省區域內養老機構開展的醫養結合服務,規定了養老機構醫養結合服務的基本要求、服務項目與質量要求、服務流程、管理要求、服務評價與改進等內容。
2001年,中國65歲以上人口超過7%,標志進入老齡化社會。西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應急管理學院)院長雷曉康指出,從全國范圍來看,陜西省老齡化水平排名比較靠前,老年人口比重不斷攀升,老年人口撫養比持續上升,社會養老負擔顯著加重,老齡化進程日益嚴峻。同時,老年人因為處于生命周期的后期,所以身體愈加衰老,很多老人帶病生存。這些老人不僅對養老服務有更高需求,對醫療服務也有持續需求。
近年來,國家陸續出臺政策推動“醫養結合”養老服務發展,各地也在進行”醫養結合”的諸多探索,形成了適應不同發展狀態和需求的“醫養結合”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陜西各地養老服務機構也在積極適應養老服務新需求,為“醫養結合”的發展積累經驗。2016年,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實施意見》,提出推進醫療衛生服務與養老服務融合發展,大力發展養老機構醫療保健服務能力,推動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延伸到社區和家庭,加快推進醫養結合機構建設,積極發展中醫藥健康養老服務,提高老年人醫療及康復護理保障水平,加強老年人醫療康復專業技術人才培養等七項重點任務,推動全省醫養結合型養老服務大范圍開展。
“就現階段而言,我省缺乏針對養老機構醫養結合服務的地方性規范,在推進醫養結合服務模式的過程中面臨諸多問題,要化解醫養結合發展難題,首先需要制定針對養老機構醫養結合服務的指導標準。”雷曉康說,老年人身體各項機能下降,對醫療服務需求巨大。與此同時,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增加了社會對醫養結合的服務需求。當傳染性疾病暴發時,老年人被感染的幾率更大,造成的身體傷害也更嚴重,這對醫養結合服務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養老機構醫養結合服務基本規范》以促進陜西省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資源有序共享,規范養老機構醫養結合服務,提升養老機構醫養結合專業化水平為編制原則,立足陜西省醫養結合服務發展現狀,為陜西省養老機構醫養結合服務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層次、多樣化健康養老服務需求。
雷曉康介紹,在《養老機構醫養結合服務基本規范》制定項目申請之前,主持單位省老年病醫院(陜西省第二人民醫院)以及參與單位西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就進行了大量的調研工作。省老年病醫院(陜西省第二人民醫院)對陜西省21家醫養結合省級示范基地開展了調研,西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則對陜西省90余家養老機構進行了評估調研。在標準制定過程中,還征求了12家單位意見,其中醫院3家、高校2家、養老機構7家,分布在西安、寶雞、渭南、銅川、安康等地區,共收集了52條意見和建議,經整合歸納形成49條意見和建議,其中采納20條有效意見和建議。
“我們在調研中了解到,受訪單位對這部地方標準的制定意向明確,也很期盼。”雷曉康說,《養老機構醫養結合服務基本規范》的發布實施將對陜西省養老機構醫養結合服務的管理內容和管理要求作出規范,有利于進一步推進醫療衛生和養老服務的有效銜接,明確養老機構提供醫養結合服務的“標尺”,促進養老產業結構優化調整,提升養老機構醫養結合服務水平和質量,增進老年人福祉。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