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原登榮 /文 張晶 /圖
“2018年,陜西能取得生產總值增速8.3%的好成績,國內生產總值再上新臺階,非常不容易。”1月29日,在省兩會駐地,一見到記者,省人大代表裴成榮就為政府工作報告里這份優異答卷點贊。
作為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裴成榮2018年圍繞“三個經濟”做了大量調研。她表示,如今“三個經濟”已成為陜西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載體,也是陜西培育新動能的關鍵和重點,自己對2019年陜西發展充滿信心。
2018年,陜西把大力發展“三個經濟“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主抓手之一。本屆省兩會上,發展“三個經濟”已然成為大會熱詞。
如何發展?裴成榮建議,在樞紐經濟方面,將產業樞紐建設作為重要內容,從發揮優勢出發,更加重視文化旅游樞紐和軍民融合產業樞紐建設;在門戶經濟方面,以自貿區制度創新為核心,促進各類開發區資源整合、管理創新、效能提升;在流動經濟方面,進一步加大優化營商環境和行政管理效能。
裴成榮建議,要大力發展新經濟,從制度建設上打開門戶,搭建平臺,發揮我省優勢,大力發展數字經濟。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