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癬,俗稱腳氣,由皮膚淺表真菌感染引起,在臨床上分為水皰型、間擦糜爛型和鱗屑角化型,一般在臨床不同階段幾種類型可以同時存在[1]。中醫認為本病好發于濕熱交蒸之季節,由生活起居不慎,脾胃濕熱下注,濕熱之邪外侵,郁于肌膚而發,日久則氣血凝滯,血敗肌腐,風蟲滋生,故瘙癢無休[2]。...
2019年,又是醫藥行業風云變幻的一年。在帶量采購、一致性評價的沖擊下,從以往全力進軍醫院終端,開始轉為加大力度在零售市場進行產品推廣及布局。2020年該何去何從,產品的選擇變得尤為重要,因為它決定了醫藥人可持續發展的力量。...
春暖花開,漫天飛舞的柳絮會攜帶新冠病毒,導致跨區域性傳播?超市內的蔬菜、水果和肉類很容易傳播新冠病毒……...
4月15日~21日是第26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陜西省腫瘤醫院副院長姚俊濤提醒大家,腫瘤并不可怕,防治癌癥的主動權掌握在患者自己手里。在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基礎上,早發現、早治療,積極樂觀,就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春季養肝大有講究,應該多甜少酸,以利于壯肝益脾。”陜西省中醫醫院主任醫師、肝病血液科副主任李粉萍說,甘味、甜味的飲食可以滋補脾臟,補充氣血,解除肌肉的緊張,可適當多吃一些大棗、山藥等補脾的食物。...
創造安全、清潔、安靜、舒適的睡眠環境。如選擇合適的寢具,避免噪音干擾,維持適當的溫度和濕度,避免光線過亮等。...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曾對2204名就餐者做過相關調查。調查發現,在餐廳就餐,每人一餐攝入的鈉,就已超過全天推薦的攝入量。高鹽、吸煙、身體活動不足等是導致慢性病發生的危險因素,亟待控制。...
鄭老太70歲時患有平滑肌肉瘤,腹部由于做手術的原因,留下了橫豎長達15厘米的疤痕。出院后,她積極投入到康復鍛煉中,7年來,能歌善舞的她已經參加了多場演出。...
“保健品雖然不是藥品,但也有可能增加身體負擔,甚至影響癌癥的治療效果。”省腫瘤醫院營養科副主任周梅林說,保健品不是抗癌藥品,其副作用往往累積到一定用量才會出現,且有可能和癌癥治療藥物發生交互作用,降低化學治療和放射線治療的效果。...
步入老年后,家中待的時間隨之變長。老人在居室中進行適當布置和裝飾,有助于產生積極、陽光的“暗示”,使晚年生活更舒適愉悅。...
4月15日,省委召開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回頭看”和成效考核反饋問題整改落實工作動員部署會議,省衛生健康委等25個部門被省委通報表彰為2019年度脫貧攻堅成效考核綜合評價好的單位,省衛健委再次躋身全省第一方陣。...
專家給出4點建議,坐公交地鐵做好自我防護。...
日前,一名66歲男性患者以頭暈、雙下肢無力入住市人民醫院泌尿外科,臨床診斷為左側腎盂腫瘤,安康市人民醫院副主任陳剛正經過精心診查準備,制定了詳細的手術方案,為患者實施了經腹腹腔鏡左腎、左側輸尿管、膀胱部分切除術,手術僅用4小時順利完成,術后患者恢復良好。...
春天正是養生天,廣東省第二中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黃漢超提醒:春天就要“爭蜂吃醋”!蜂蜜與食醋具有特別的養生優勢,適當多吃有利于春天養肝或助藥物入肝等。...
對于肥皂與酒精哪個消毒能力更佳的爭論,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醫師徐小元表示,肥皂屬于清潔劑,酒精屬于消毒劑,不是一個概念,不能混為一談。...
抖、失眠、便秘……當父母出現這些問題時,不一定是自然衰老的結果,也可能是患上了帕金森病。...
疫情期間,有不少科普內容都建議大家適當補充維生素C,甚至還有利用維生素C治療新冠肺炎的臨床試驗在進行。維生素C到底能不能起到預防作用?補充維生素C越多越好嗎?怎樣補充維生素C能起到最佳效果?陜西省中醫醫院營養科營養醫師尹薇就此作了介紹。...
“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這是《黃帝內經》中對于春天的論述,也就是說:春季是推陳出新、生命萌發的時令,天地自然生機勃勃,萬物欣欣向榮。但很多人卻在這一生機勃勃的季節里常常感到昏昏欲睡,也就是所謂的“春困”,這是什么原因呢?...
據英國《新科學家》雜志網站近日報道,研究人員對實驗小鼠和10位人類志愿者開展研究后得出結論:高鹽飲食可能損害人體抵抗細菌感染的能力。...
進入四月后,楊絮柳絮開始漫天飛舞,有人擔心柳絮會傳播新冠病毒;新冠肺炎患者痊愈后,有人擔心肺功能不可恢復正常,還會對運動能力造成一定影響……這些傳言都是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