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山區紅十字會醫院重組于2005年3月。建院伊始,院領導班子就對醫院的發展進行了明確的定位:黨建引領,以建設“五星雙強”(“五星”即黨建星、實力星、人才星、文化星、和諧星,“雙強”即黨建強、發展強)醫院為目標,打造百年“老字號”品牌醫院。...
2020年10月12日“世界關節炎日”來臨之際,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臨床免疫科主任鄭朝暉、臨床免疫科副主任醫師謝榮華、護士長王青將做客《惠醫苑名醫直播》欄目,舉辦公益科普線上講座,普及炎性關節炎知識及規范化診治,讓大家足不出戶就能與專家在線問診,避免延誤最佳治療時機而抱憾終身。...
最近,又有一批藥品降價了,包括二甲雙胍、卡托普利、纈沙坦等藥物。8月24日,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第三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以下簡稱集采)中選結果公布,共有55種藥品191個廠牌產品中選,平均降價53%。...
你以為吃素能養生?你以為多吃堅果對身體好?你以為是脂肪就不能吃?……你以為的養生方式真的好嗎?一起來看看。...
據網絡報道稱,3年前有名記者疑因吃隔夜剩菜引發急性腎功能衰竭,在ICU住了近1個月。無獨有偶,湖北荊州的一名漁民在吃了前一天剩下的魚蝦等食物后不久,便出現發熱、腹瀉。...
花生油香味濃郁,深受大眾喜愛。一些消費者青睞“原生態”和“現榨現賣”的散裝花生油,但有可能因小作坊生產加工控制不嚴和原料霉變等因素導致黃曲霉毒素污染,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隱患。...
正確認識豆漿...
在日常生活中,如遇突發急救事件,需要第一時間撥打120急救電話,同時,如果大家能掌握一定的急救知識,有利于科學、規范施救。本文教你避開生活中的一些急救誤區。...
病從口入,你避開這些食品安全誤區了嗎?...
目前我國慢病發病率在快速上升,影響慢病最重要的危險因素之一就是不健康飲食。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華預防醫學會會長王隴德表示,吃得健康是減少慢病發生的首要因素。要想吃得健康,必須在膳食結構與數量上避免五大誤區。...
近年來,淋巴瘤一詞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大眾視野中。今天我們來破解關于淋巴瘤的誤區。...
事實上,老花眼是可以通過手術治療。現在不妨一起來看看,這些關于老花眼的誤區,你信過幾個?...
艾滋病并不可怕,大家請正確對待、有效預防,請勿談“艾”色變。...
咳嗽多因外感或內熱引起,外感咳嗽又分風寒型和風熱型。風寒咳嗽的特點是咳嗽頻作、發熱、頭疼、流清涕等;風熱咳嗽的特點是咳嗽無痰或痰黃黏稠、咽喉疼痛。急支糖漿適用于風熱咳嗽,盲目服用不利于病情恢復。...
俄羅斯國家核研究大學“莫斯科工程物理學院”和莫斯科國立謝切諾夫第一醫科大學的科研人員,提出了宮頸癌前病變熒光診斷和光動力內科治療(PDT)診療新方法,并在所有參與研究的女性患者身上證實了治療的有效性。相關研究成果近日刊登在《激光物理學通訊》上。...
十宣穴位于十個手指尖端,左右共10個,臨床常用于中風、中暑出現昏迷時的急救,平時刺激這個穴位可起到降壓、預防眩暈的作用。...
現如今,“注意飲食清淡”恐怕是大家平時聽得最多的健康叮囑。于是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吃素成為解決一切疾病的良藥,仿佛只要吃進去的不是肉,就算為健康把了關。然而事實果真如此嗎?...
老伴去世后,孫阿姨一直獨居在一間200平方米的復式公寓。雖然女兒每周末都過來探望,但半年來,她總覺得家里冷冷清清,吃不好、睡不香。...
汗是津液化生,在體內為津液,外泄于肌表為汗液。正常人在體力活動、進食辛辣、情緒緊張、衣被過厚、氣候炎熱時出汗,屬于正常現象。中醫認為,正常出汗能調節體溫、保持機體陰陽平衡,異常出汗則是健康的報警器。...
9月22日是秋分時節,秋分過后,自然界的陰氣開始旺盛,天氣開始變冷,同時降雨量逐漸減少,天氣干燥。隨著自然界的變化,外界致病的主要因素也開始由入秋時的溫燥邪氣轉變為涼燥。在秋分時節該如何養生?聽聽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營養科魏幗醫生怎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