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陜西省寶雞市金臺區小麥正式開鐮收割。在群眾路街道八里村六組麥浪翻滾的田野里,收割機、拖拉機正聯合作業;早已騰出的村廣場上,村民們趁著晴好天氣晾曬小麥,分享著收獲的喜悅。
據悉,群眾路街道今年共種植小麥1500畝,即日起陸續進入收獲期。各村“兩委”牽頭聯系收割機具,組織指導小組協同種植大戶、農戶,根據田塊成熟度統籌調配人力、機具和晾曬場,確保小麥適時收割、及時晾曬、顆粒歸倉。
硤石鎮荔家山村與臥龍寺街道代家灣村也于同日搶抓農時收獲小麥。荔家山村今年種植小麥1960畝,多為山地,村干部特意聯系小型收割機,以確保安全作業;五七村的農機手王文魁駕駛收割機在坡地上靈活作業,每小時可收割3畝,相較以往人工收割效率大幅提升。代家灣村位于城區,耕地面積少,5月29日當天已完成100多畝小麥收割,占全村200畝種植面積的一半以上。
麥收期間,金臺區農業農村系統77名干部分成6個技術指導小組奔赴“三夏”一線,指導機收作業、協調農機具調度,及時解決生產中的難點問題。金臺區農業農村局局長謙鳳學介紹:“全區今年種植小麥12.5萬畝,夏收前已提前對接幫扶單位,發動黨員干部與缺勞戶開展夏收結對幫扶。同時,各村通過廣播循環播放《秸稈禁燒倡議書》,及時回收秸稈、翻犁隔離帶,將禁燒措施落到實處,同步推進秋糧播種。”(金臺區委宣傳部)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