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謝昊天 康斌
“委員工作室以農產品回收為主要幫扶方式帶動幫扶戶,實現戶均增收4200元。”略陽縣政協電商協會委員工作室召集人徐欽軍介紹說。
近日,記者走進略陽縣政協電商協會委員工作室,墻上的委員工作室簡介、履職工作規則、駐室委員基本信息格外醒目,還有工作人員正在線上培訓。
略陽縣政協電商協會委員工作室成立于2021年9月。“目前,9名工作室成員都是從事電子商務的管理人員和電商企業經營者。”徐欽軍說,工作室成立以來,委員們發揮電商優勢,為廣大小微電商企業普及電商政策,立足略陽電商現狀不斷完善電商行業體制機制,大力推介農特產品,為略陽電商行業發展獻計出力。
隨著短視頻的興起,短視頻網紅帶貨的電商模式正改變著電商發展趨勢。委員工作室掌握信息后,從2022年開始組織電商中高級培訓班暨網紅直播帶貨培訓16期,培訓人員達1000人次。“設立電商直播間4個、企業直播間10個,為企業提供了便利條件,開展夜經濟展銷直播、納涼音樂節展銷活動3場。”徐欽軍介紹說,通過對接國內頭部主播30余人、培養本地主播10余名,打造了“略陽漿水菜”“略陽厚肉香菇”等網紅產品,創下日發貨量1萬單的業績。
“你好,我有300斤土蜂蜜,能幫我銷售嗎?”家住五龍洞鎮金池院村的王學明到委員工作室反映土蜂蜜銷售難題。
了解情況后,徐欽軍當即決定讓王學明把所有土蜂蜜按照每瓶1公斤、1.5公斤、2公斤等規格進行分裝,隨后組織委員工作室人員按照市場行情價全部收購,再通過電商直播賣貨,很快就銷售一空。
“真是幫了我大忙,有政協委員工作室幫忙銷售,我就能繼續安心養蜂了。”王學明高興地說。
借助委員工作室平臺,委員們充分發揮自身特長,讓群眾困難有人幫、問題有人管,走在了服務群眾的最前端。
去年11月12日,徐欽軍帶領工作室人員到徐家坪鎮張家莊村,開展“萬企興萬村”行動結對聯系調研,全面了解該村基本情況,并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了相應幫扶計劃。
委員工作室在開展工作中不斷創新電商扶貧機制,利用電商政策和電子商務服務環境吸引企業入駐,先后孵化電商企業48家,為企業提供一站式電商服務。同時,委員工作室組織電商企業采取“協會+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以產品回收的方式帶貧益農,先后帶貧1200戶,戶均增收4200元,有效匯集了本地農產品資源,擴大了縣域品牌影響力,拓寬了集體經濟發展渠道。
有事好商量,遇事多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自委員工作室成立以來,累計召開座談會6次,征求意見建議20余條,有出行難、土特產銷售難等群眾日常生產生活中的民生實事,也有電商發展、園區建設等事關經濟社會發展的具體舉措,通過開展系列活動,有效解決了基層社會治理和民生問題。
疫情期間捐贈生活物資及防疫物資價值約12萬元、為略陽抗洪救災捐款1.48萬元、資助困難大學生1萬元……“除開展‘微協商’等工作外,委員工作室成員還積極參與公益慈善事業。”徐欽軍說。
“下一步,我們將努力把委員工作室建設成為學習交流的園地、聯系群眾的橋梁、社情民意的窗口、協商民主的渠道、匯智聚力的平臺,打造獨具略陽特色的政協委員工作室品牌,以高質量履職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徐欽軍表示。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