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昕 趙俊
近年來,山陽縣按照“區域化布局、園區化承載、項目化推進、集群化發展”的思路,將園區作為推動縣域經濟和民營經濟發展的引領龍頭和重要支撐,持續做大做強健康醫藥、新材料、電子信息、清潔能源等“3+4”產業集群,縣域經濟取得長足發展。2022年全年實現生產總值179.77億元、增長2.7%,位居全省第28位、商洛市第一位,被列為全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示范縣。
著力打造高效發展聚集區。一是打造新材料百億產業集群。依托中村釩產業園、秦鼎、縱橫等金礦企業和砂石骨料企業,加快補鏈延鏈,目前,五洲1萬立方釩電解液生產線建成試產,富新金礦項目通過省級核準。二是打造健康醫藥百億產業集群。以“大醫藥、大數據、大健康”為發展方向,加快必康公司內部資產重組,采用新技術、新工藝盤活天之潤、金川封幸等傳統醫藥企業,提升德潤康中醫藥產業園承載能力。目前,德潤康中醫藥產業園二期已建成投用,發展醫藥類企業17家。三是打造綠色食品百億產業集群。依托和豐陽光食用菌產業園,充分發揮意發等龍頭企業的引領作用,打造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知名品牌。目前,和豐陽光食用菌產業園帶動經營主體67個,年產食用菌8000萬袋、產值4.2億元,已成為西北單體最大的食用菌產業園。同時,加快打造電子信息、清潔能源等產業集群,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培育新的增長點。
著力打造創新發展示范區。一是強力推進創新企業培育。堅持無中生有謀項目、興產業、建園區,著力推進科技創新型企業培育和重點產業技術研發,建成標準化廠房16萬平方米、在建7.3萬平方米,認定高新技術企業12家、“專精特新”企業7家、瞪羚企業5家。二是強力推進創新平臺建設。積極融入“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加快縣級融資平臺整合升級,大力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組建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心,建成市級以上研發中心(平臺)25個、省級眾創空間和科技企業孵化器1個,縣中小企業孵化基地被認定為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三是強力推進創新成果轉化。完善中小企業人才引進、培育、激勵和權益保障機制,構建“企業主導、園區主抓、政府主推”的產學研一體化發展模式,建立完善“外地研發、山陽轉化”的長效機制,縣高新區被授予“省級園區畝均效益領跑者”稱號。
著力打造轉型發展先行區。一是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以“營商環境突破年”活動為抓手,制定《山陽縣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倍增計劃實施方案》《山陽縣高新區支持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獎勵扶持辦法》,堅持“一企一策”提供清單化服務,大力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組建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心,梳理整合“一件事一次辦”事項150項,網辦事項1482項、占比93.4%。二是積極推進“西商融合”。搶抓“高鐵時代”“西商融合”發展機遇,推動山陽“3+4”產業集群與西安“六大支柱產業”精準對接,全面落實學政策、謀項目、爭資金“三個一”制度,扎實開展爭一流、奪紅旗“五個論英雄”活動,新增規上工業企業5家,引進總部經濟3家。三是加速三產融合發展。牢固樹立“強一接二連三”的思路,天竺山景區改造提升工程快速推進,黃花嶺茶創小鎮全面建成,天蓬山寨入選省級森林康養基地,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月亮洞4A級景區成功命名,圍繞天竺山—法官—漫川古鎮旅游帶,加快補齊業態打造、宣傳營銷等短板,實現差異化發展。
(作者分別系山陽縣政協主席、縣政協建言獻策中心主任)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