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助力發展開新篇,砥礪奮進又一年。
2022年,是極其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是省市黨代會決策部署全面鋪開之年,也是政協合陽縣第十屆委員會開局起步之年。縣政協聚焦全縣中心工作,廣泛凝聚各方力量,認真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三大職能,堅持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交出了一份助力高質量發展的精彩“履職答卷”。

縣政協召開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專題議政性常委會議
強化政治引領厚植同心向黨思想根基
這一年,縣政協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同時,把認真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采取黨組成員帶頭學、主席會研討學、常委會專題學、培訓會全員學、界別工作室分組學等形式,引領機關干部和委員們分享思想感悟、堅定理想信念。
錨定使命任務,補足精神之鈣。依據新一屆委員組成結構現狀,集中進行委員全員培訓,從人民政協的性質定位、主要職能、工作重點、作用發揮等方面入題,系統闡釋人民政協“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誰來干”等“委員之問”,引導委員深刻理解新時代人民政協的新使命新任務,著力增強政治把握能力、調查研究能力、聯系群眾能力、合作共事能力。以黨內引領黨外,深入推進以中共黨史為重點的“四史”教育,專題開展《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中國共產黨政治協商條例》《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市縣政協工作的意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章程》等重要文件的學習研討,不斷提升委員隊伍的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

縣政協主席牛曉虎(左二)視察調研“高標準農田建設及糧食安全”工作
恪守政治原則,把穩思想之舵。政協黨組把黨的領導貫穿履職全過程,堅決執行向縣委報告工作制度,靶向聚焦黨政中心大局,切實把黨的主張、縣委決策部署轉化為社會各界的廣泛共識和自覺行動。積極履行黨建責任,抓實“全員入委”,把黨員委員納入各專委會黨支部“雙重管理”,實現黨的組織與工作全覆蓋。深入開展“高舉旗幟、響應號召、奮進新時代、啟航新征程”主題教育活動,成功舉辦“喜迎二十大共筑中國夢”系列活動,認真組織“學黨史、知黨恩、跟黨走”實踐活動,并帶領委員到縣初心公園、黃龍瓦子街戰役紀念館等地參觀學習,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筑牢委員同心同向、同心同德、同心同行的思想政治基礎。

縣政協副主席周治民(中)帶隊到安康市漢濱區政協考察學習委員工作室建設工作
緊扣中心大局提升建言資政協商效能
這一年,縣政協認真踐行新時代加強和改進基層政協工作主責主業,堅持用制度優勢建言資政、優化決策,堅持以協商民主參與國是、共謀發展,積極推進“質效政協”建設,有效搭建起上連黨政、下通各界的橋梁。
圍繞鄉村振興深度協商。為助力合陽鄉村振興工作爭全國示范、做全省標桿,縣政協組織20余名市縣委員學習政策法規、深入一線察看、專題視察調研,現場觀摩了數字鄉村建設、新型集體經濟、農村社會治理等,委員們從科學系統規劃、以點帶面示范、配套創新制度等五個方面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建議,縣委主要領導專題批示調研報告,要求職能部門認真閱研。同時,聚焦夯實糧食安全根基、提升管好“合陽糧倉”進行監督性視察,從加強組織領導、做實資金供給、加大科技支撐等切入點提出有效應對意見。開展中醫藥產業發展專題調研,從創新體制機制、打造產業龍頭、促進融合發展等角度提出切合實際的建議,為拓展獨具合陽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提供了科學參考。
圍繞文明創建重點協商。縣政協緊扣合陽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突破之年,專題召開協商議政性常委會議。成立10個委員調研小組,在開展前期培訓的基礎上,走進村社、企業、學校、窗口單位、街區路段等認真調研,發現問題10類60余個,梳理整改意見30余條。號召委員爭做文明宣傳者、示范引領者、愛心志愿者、創文實踐者。各界別委員工作室自覺組成志愿服務隊,引導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全縣上下形成齊心協力、共建共享的創建格局。
圍繞社會治理務實協商。為提升全縣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水平,縣政協積極組織開展城市網格化管理工作專題視察,從加強信息平臺建設、統籌部門協調聯動、強化考核獎懲機制、提升人員隊伍素質等方面提出改進意見建議;為提升政務服務水平、全面優化營商環境,推進政協協商與基層協商有效銜接,開展專題監督性視察;就加強市場主體保護、改善市場經營環境、推進公平公正執法、強化政務服務保障等方面提出18條合理建議,引導社會各界用心重視、用情推動、用愛維護營商環境。

縣政協副主席范鵬(左三)帶領經濟界委員到韓城市工業園區考察學習
增進民生福祉回應百姓生活美好期盼
這一年,縣政協認真踐行新時代加強和改進基層政協工作履職理念,堅持為民盡責、積極推進“有為政協”建設。
關注學有優教獻良策。聚焦廣大群眾從學有所教向學有優教轉變的期望,開展國家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創建工作調研視察,就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雙減”政策落實、關愛留守兒童等深入研討交流、對癥獻策。圍繞“全國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示范縣”創建任務,組織開展專題協商議政,從完善“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網絡保護、政府保護、司法保護”六大體系切入,提出15條針對性、操作性較強的建議,合力推動全縣教育事業更優更強、更加出彩。
關注老有所養求實效。為推進全縣養老服務事業發展,組織部分市縣政協委員深入社區幸福院、日間照料中心、養老服務機構等進行回訪,對《關于補齊養老服務短板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建議》的提案進行跟蹤督辦,對《關于推進解決全縣“三大醫院”職工養老問題的建議》的提案進行專題督辦。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組織開展“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關愛鄉村留守老人”等活動,為老人們送去慰問品800余份,引領社會各界關注老齡群體生活質量,努力使尊老、愛老、敬老成為一種合陽風尚。
關注住有宜居建真言。積極回應廣大群眾對居住環境品質提升的愿望,對《關于規范住宅小區物業管理的建議》《關于加強城市二次供水監管工作的建議》《關于實施垃圾分類共享綠色生活的建議》等提案,開展現場調研評議,梳理問題20余條,提出加快老舊小區改造、規范城鄉精細化管理、強化執法監管力度、優化細化財政支出等改進建議,跟進監督辦理成效,全年63個民生類提案全部辦結。

縣政協副主席張雪艷(左四)與無黨派委員工作室委員走進九色鹿藝術莊園進行觀摩調研,開展“微協商”活動
堅持兩大主題凝聚共襄發展奮進力量
這一年,縣政協認真踐行新時代加強和改進基層政協工作重要職能,堅持以凝聚共識爭取人心、匯聚力量,積極推進“活力政協”建設。
加強合作共事匯聚共識。建立完善主席會成員聯系常委、常委聯系委員、委員聯系界別群眾“三聯系”制度機制,廣泛開展主席會成員走訪黨派團體、黨外委員、離退休老干部活動。尊重各民主黨派、工商聯、民族宗教界人士、無黨派人士和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民主權利,結合“雙走進”和“委員活動日”活動,開展提案督辦。一年來,各民主黨派、工商聯提交集體提案20余件,參與重點調研視察11次。社會各界在協商議政中增共識、民主監督中促共識、調研視察中聚共識,營造了民主團結、和諧進步的發展環境。
加強宣傳引導擴大共識。助推成立合陽伊尹文化研究會、詩經文化研究會兩個社會組織;編輯出刊《辛亥革命愛國老人馬凌甫先生史料》,再現合陽先賢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艱辛探索的史實;組織開展非遺文化進校園、“金句進萬家”書畫義寫義贈、古樹名木保護專項視察等活動;重視新聞宣傳工作,開通微信公眾號,設立“委員風采”欄目,辦好《合陽政協》《社情民意》專刊,全年在《各界導報》及省市政協網站等發表理論文章和各類通訊50余篇,有效發揮了以宣傳凝聚共識的重要作用。
注重自身建設彰顯忠誠履職責任擔當
這一年,縣政協認真踐行新時代加強和改進基層政協工作重點舉措,用搞活機制盤活資源、強化基礎,以提升能力提振信心、振奮精神,積極推進“兩支隊伍”建設。
發揮委員隊伍主體作用。完善《委員管理辦法》《委員履職考核辦法》,建立委員履職檔案,規范委員管理。引導委員按照“立意高、問題準、措施實”的要求,撰寫提案209件,合并立案122件,年度全部辦結。全年選調委員560余人次,參與調研視察、協商議政、考察學習等30余次,形成高質量調研成果8份,反映社情民意信息80余條。高度重視委員履職陣地建設,建成1個市政協委員工作室、11個界別委員工作室;為推動鄉鎮委員履職有場所、有載體、有平臺,指導成立王村鎮“兩代表一委員”工作室,委員依托工作室收集社情民意信息、開展“小微協商”,拉近了委員與界別群眾的距離。開展優秀委員評選,有效激發委員參與社會公益事業的積極性,黨宏超、王社旭、王海峰、張春剛、武小平等委員帶動所在界別工作室委員開展愛心捐贈16次,捐資捐物50余萬元,彰顯了新時代委員的新形象。
發揮各專委會基礎作用。加強和改進專門委員會經常性、基礎性工作,修訂出臺各類工作規則、議事規則和秘書長及各委辦工作職責等,讓專委會工作有規可依、有章可循、有序推進。在年度重點協商活動中,注重專委會之間的協調配合,對專委會牽頭的重點協商活動,制定工作方案,提前分組調研,開展專題培訓,確保與會委員掌握政情、了解實情,發言有的放矢、建議中肯合理。推行主席會成員聯系專委會、專委會聯系政協工作組和委員工作室機制,夯實專委會在思想引領、調查研究、提案辦理、維護團結等方面的職責,提升了專委會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和程序化水平。
凝心謀發展,風勁好揚帆。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合陽縣十屆政協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縣委十八屆六次全會決策部署,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努力為譜寫合陽高質量發展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劉興昀 韓璋)
《各界導報》2023-01-16 第5355期 第8版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