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記者 韓璋 通訊員 劉海強 記者 樊星
“企業核心競爭力不是人才,而是從基層員工中培養人才的能力。”近日,蒲城縣政協常委、陜西萬德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立強的獨特見解引起了政協委員們的共鳴:部分企業熱衷于請“高人”“能人”,甚至不惜重金在同行“挖人”,但這些“空降兵”很難長期駐留,而能與企業共進退者,正是那些勤勤懇懇跟著企業走,從基層晉升到管理崗位的員工。
“萬德科技70%的管理人才是通過業務技能、管理能力、特殊崗位的針對性訓練等培養起來的。”談了企業人才工作的經驗后,劉立強委員建議,對于管理人才,通過對基層員工定期評測、赴外學習等辦法選拔、培養;為加強科技人才隊伍建設,作為縣級工業園區,應依托市級專家工作站優勢,除通過“一級帶一級、一級促一級”,有效防止人才“斷層”現象外,還應最大限度滿足其住宿、車輛、配偶就業等要求;對于一線操作工人,應加強企業文化建設,通過開展生產競賽、評選優秀員工、豐富職工業余生活等辦法增強企業凝聚力。
“用工難”是企業目前面臨的普遍問題。在調研中,縣政協委員賈軍虎了解到,一些企業除了用工數量缺口大、尤其是一線技術工人缺乏外,還存在工人結構不合理,整體年齡偏大、學歷偏低、技能培訓不夠等問題。為此,賈軍虎委員除了與縣人社局相關領導和同志深入探討外,還多次到蒲城高新區與企業老總們交流。針對一線技術工人缺乏、年齡結構不優等現狀,賈委員建議,除人社部門用足用活企業員工培訓政策,通過舉辦院校共建(渭南職院、渭南師院、蒲城職教中心)、聘請專業教師重點培養等辦法為企業定點培養、招引人才外,企業也應重視研發,降低成本,增加效益,不斷提高工人待遇。發揮好工會作用,積極牽線搭橋,解決員工終身大事,讓青年員工安心工作。
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快,蒲城工業園“用工難”和年輕人“就業難”同時存在。為破解這對難題,長期從事教育工作的縣政協常委唐亞芹建議,應加快蒲城職業教育中心遷建項目的進展,實現校企共贏:一是搭建好職教中心與企業的橋梁,讓企業參與教學,把前沿技術要點、最新市場信息融入教學中,實現教學與生產深度融合。二是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在生源輸送、人才培養、師資引進、資源共享、項目研發等方面加強合作,實現學生實習、實訓與就業無縫對接,優先滿足園區內重點企業的需求,實現校企共贏。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為解決好職教中心將來的師資問題,唐亞芹建議,要出臺系列前瞻性政策,著力提升專業師資水平:一是開綠燈,讓專家型教師“進得來”;二是提待遇,讓專業教師特別是專業水平特別突出的專家型教師“留得住”;三是抓培訓。選派一線教師到有關基地或高校培訓,選送專業教師到企業實踐,鼓勵教師參加交流研討。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