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李榮 通訊員 王寧
“學得深、悟得透、做得實,此次督查20項內容,完成19件,1件正在推進中……”7月14日,西安市委、市政協督查組在通報對新城區政協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市委政協工作會議精神情況時,對區政協工作給予肯定。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市委和區委政協工作會議精神,2021年以來,新城區政協多次召開常委會、黨組(擴大)會等會議,專題傳達學習會議精神,研究貫徹落實意見,細化82個方面具體工作,拉高工作標桿,通過“點、線、面”形成合力,推動會議精神落地落實。
制度串點引領政協事業新發展
“我們要讓制度成為全區政協工作的生命線,在制度引領下,開創新城區政協事業新局面。”2021年是新城區政協的“制度建設年”,區政協主席張煒多次強調制度建設的重要性。
為做好新時代人民政協工作,新城區政協對照相關文件梳理發現,要求建立、完善和探索的制度、機制有30項,其中已成熟15項、需完善6項、新建9項,每一項都是政協工作的一個“點”。
黨政領導參加政協重要會議、定期聽取政協黨組工作報告、定期研究政協重要工作……這是新城區政協長期以來堅持的制度;專委會向主席會議報告工作、委員管理和視察調研制度……這是經實踐檢驗的好經驗需固化下來的制度;中共黨員委員聯系非中共黨員委員、走訪委員工作制度、委員聯系界別群眾制度……這是需要探索總結的創新工作機制。在新城區政協印發的《貫徹落實區委政協工作會議精神涉及的政協制度建設責任分解表》中,30項制度均明確了建設要求、牽頭領導、承辦委室、完成時限,30個點串聯起來,構成了政協工作的扇面。
抓牢主線推動履職質量新提升
為破解“兩個薄弱”問題,新城區政協積極探索創新工作機制。區政協副主席詹曉東介紹說:“我們緊盯‘落實’,集中精力做好三件事。”
——圍繞全面加強黨的建設,成立區政協機關黨組、改選配強區政協機關黨支部,將本屆102名中共黨員委員全部編入4個專委會黨小組,探索實行黨員委員組織關系一方隸屬、參加雙重組織生活的辦法,初步實現黨的組織對黨員委員的全覆蓋、黨的工作對政協委員的全覆蓋。
——圍繞做優履職平臺建設,每年設立一個活動主題,開展委員主題活動,讓委員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中積極建言獻策;推進基層協商民主建設,在9個街道建立委員工作室,常態化組織委員開展履職活動;建設“書香政協”,在新城區圖書館為全體委員辦理讀書證,建立委員讀書群,依托幸福林帶“兩館一中心”舉辦讀書活動,在各委員工作室開設“圖書角”,推進讀書活動走深走實。
——圍繞強化政協隊伍建設,主動加強與黨政部門的聯系溝通,積極爭取在人員編制等方面的支持力度,破解“一人委”的問題;修改完善《委員履職考核辦法》,建立委員履職檔案,開展常務委員年度述職,舉辦新一屆委員履職能力提升培訓;落實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兼任區政協黨組副書記,區政協機關列入區委統一戰線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充實街道政協工作力量,對街道政協工作開展情況納入年度目標責任考核。
協商擴面構建議政建言新平臺
6月8日,一場圍繞穩經濟工作的協商座談會在新城區政協召開,來自經濟界別的委員、企業家代表和政府領導及有關部門負責人面對面座談交流,就推動全區經濟發展重點工作開展協商建言。這是新城區政協優化協商內容和形式、擴大協商參與面的一個工作縮影。
近年來,新城區政協不斷豐富協商形式,拓寬協商格局,按照區委有關要求,每年都安排2次以上專題議政性常委會、4次以上專題協商會。
《中共新城區委2022年度政治協商計劃》明確要求:“政協協商要緊緊圍繞重大項目落地、疫情防控、城市老舊小區改造、營商環境優化等重點任務,開展多樣的協商活動,拿出務實有效的對策建議。”
根據年度工作要點和協商工作計劃,今年新城區政協確定了基層社會治理、產業鏈招商、養老服務、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等20項協商課題,涉及經濟社會發展多個方面。
“新城區委中心工作推進到哪里,政協履職就跟進到哪里”,區政協在高頻協商調研中,正按照區委對政協“建言、支招”的要求,唱響高質量履職“步步高”。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