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樊星 通訊員 時偉鋒
“建設新農村,弘揚新風尚”紅字白底的墻體標語引人注目,郁郁蔥蔥的綠植清新自然,飛來飛去的鳥兒嬉戲打鬧。這是4月下旬華州區政協委員們深入到地處城東約5公里的金新社區,了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情況時看到的美好景象。 金新新型農村社區是由金堆鎮原大栗西村、西川村、栗西村撤并組建而成,村民從山區搬出來,適應了山外的生活,更加愛護自己的新家園。社區負責人介紹說,社區有學校、醫療室、超市、健身廣場、互助幸福院等,配套設施齊全,路面干凈整潔,衛生清理無死角。隨著人居環境的改觀,社區群眾的幸福指數不斷提升。

新班子新氣象,新班子新作為。華州區政協把服務民生作為真情履職的工作導向,在履職實踐中展現“政協情懷”。上個月,他們利用一個月時間,調研“引水入城、水毀道路、人居環境”等民生領域群眾關注度高的工作,委員們的足跡遍布全區半數鎮(街道)。水毀道路的修復是委員們牽掛的事,調研組深入塬區的大明鎮和高塘鎮推動工程進展。委員李軍華建議,“交運部門會同鄉鎮成立工作專班,及時協調解決施工中發生的問題,對質量安全加強日常監督和巡查,確保工程質量,按期完成工程任務,造福華州百姓。”日前,水毀的S518省道洪水坡段已建成通行,極大地方便了周邊群眾生產生活。
用腳步丈量責任,用實干回報期望。華州區政協班子成員帶領調研組,深入5鎮(街道)抽取14個村(社區),每村(社區)走訪不少于20戶,委員與群眾面對面促膝相談,詳細了解人居環境治理情況。所到之處村容整潔、鄉風淳樸,鄉村的喜人變化委員們贊不絕口,印象中的巷道污水隨處橫流、房前屋后亂堆亂放、白色垃圾零星散落的臟亂現象不復存在。
為了更好地掌握實情,他們制定并發放了通俗易懂的調查問卷310份,方便征詢群眾意見建議。在蓮花寺鎮調研時,村(社區)的座談會和鎮上座談會各方面代表們積極發言。時堡村保潔員代表王天福說,“在為大家創造好的環境之外,我每月還能有一份工資收入,我很滿足。”白家河村群眾代表王彩俠說,“環境衛生整治,我們村子更加美麗了,住著更加舒心了。”
民生領域系列調研結束后,區政協召開座談會,“水務、發改、交運”等7個部門匯報工作,委員們圍繞“加大水源地保護、群眾養成良好生活習慣、農村人居環境示范村與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有效結合”等方面建真言、獻良策。群眾利益無小事,民生問題大于天。區政協主席王曉鵬要求,職能部門和鎮村干部要解放思想,擔當實干,在基礎設施建設、人居環境整治、民生保障落實等方面下力氣,做文章,密切聯系群眾,真心服務群眾,落實好黨的惠民政策,讓黨的溫暖更好地惠及千家萬戶。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