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曉萍委員
□ 記者 趙婧 樊星
水滴籌、輕松籌、互助寶……近年來,隨著網絡互助平臺的發展,在平臺發布求助信息的案例屢見不鮮。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5月,網絡互助累計會員達3.3億,籌集資金92.39億元,受助人數超過7萬,網絡互助已成為當前重要的普惠型風險保障產品之一。
渭南市政協委員、市骨科醫院工會主席董曉萍在調研中發現,網絡互助醫療保險產品目前還存在性質定位模糊、監管機制缺乏;定價方式簡單,會員利益難以保障;信息不透明,易引發“騙保”“濫保”風險等問題。
為此,董曉萍建議,逐步建立健全網絡互助醫療保險體系。首先要有明晰的定位,引導網絡互助向交互保險方向發展,形成新的保險組織形式,并納入現有銀行保險監管體系中。其次是要規范網絡互助從業主體違法違規行為,成立行業協會,針對定價粗放問題,設定網絡互助行業標準,提升行業專業水平;加強信息披露管理,防范道德風險,促進行業健康、規范、可持續發展。
此外,董曉萍還建議,設定規范性的市場運營機制,建立健全網絡互助醫療平臺求助用戶申請賠付標準體系和事后評估審查體系。互助平臺要將求助用戶相關信息向監管部門進行信息登記和報備。同時,互助平臺要做好互助計劃加入條件的告知,完善客戶服務,保障用戶的知情權與選擇權。建立專業化核賠機制,對于有爭議的互助案件,要完善后續糾紛解決通道。互助平臺還需明確說明互助金的性質和用途,并提供第三方調查機構及其資質情況,確保信息透明,保障參與成員基本權益。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