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陳雪
翻開五屆延安市政協履職記錄,82次協商議政活動、150余次調研視察考察、360余份信息報告、1600多件提案……這組數字背后是一串串堅實履職足跡。
商以求同,協以成事。五年來,延安市政協常委會圍繞疫情防控、脫貧攻堅、高質量發展、民生保障和社會建設等方面建真言、謀良策、出實招,在建言資政中凝聚共識,在凝心聚力中發揮作用,展現了新時代人民政協新氣象。
建言資政助推高質量發展
參政參到點子上、議政議到關鍵處。五年來,延安市政協先后圍繞優化營商環境、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水污染防治、資源優勢轉化與高質量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等議題深入調查研究,有效協商議政,為市委、市政府科學民主決策提供了重要參考。
城鄉人居環境整治是脫貧攻堅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鄉村振興的第一硬仗。延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把環境綜合整治作為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舉措來抓。2020年3月下旬,延安市政協將“城鄉人居環境整治”作為工作重點,專門下發市縣區聯動、開展民主監督專題調研文件,得到積極響應。
延安市政協深入6個縣區、3個部門、37個社區村組和單位調研,各縣區、市級各民主黨派同步開展民主監督調研活動,形成調研報告15篇。這是近年來市縣區政協圍繞同一個議題,開展的持續時間最長、監督范圍最廣、監督力度最大的一次聯動民主監督活動。
圍繞全市改革發展穩定大局,充分發揮委員主體作用。延安市政協堅持召開雙周協商座談會,各專委會圍繞實體經濟發展、城鄉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科技創新、工業園區建設、民營企業發展、文化產業建設、醫療衛生改革等議題廣泛協商,共召開近百次協商座談會,一大批協商建言成果得到有效轉化。
讓協商建言更有“言值”。關于天然氣管理運營工作、包裝飲用水質量安全、實施健康延安戰略、殯葬改革等調研報告,受到延安市委主要領導批示,有關意見建議得到辦理落實;關于延安蘋果產業形成標準化生產、集約化經營、國際化營銷、立體化發展的“四化建議”,助推全市蘋果產業后整理取得歷史性突破。
注重發揮提案辦理對促發展、惠民生的助推作用。針對重點監督性提案,五年來,延安市政協持續推進主席會議集體督辦、主席班子成員領銜督辦、專委會協辦的聯合督辦工作模式,與承辦單位座談協商,采取帶案視察、聯合媒體追蹤、提案辦理公示等措施,推動提案辦理落實,著力提升提案監督實效,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五屆延安市政協履職以來,共編輯社情民意信息108篇,受到相關部門關注,助推相關問題得到有效解決。2019年,市政協研究制定了《加強和改進民主監督工作實施辦法(試行)》,探索建立“民主監督建議書”制度,增強民主監督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形成民主監督建議書21份,對調研視察中發現的違法違規問題及時提出建議,協助黨委政府解決問題、改進工作。
凝聚共識畫出最大同心圓
五年來,延安市政協充分發揮團結各界的橋梁紐帶作用,全面深化同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的聯絡溝通,廣泛邀請各黨派團體參與政協活動,團結共事的良好局面持續鞏固。加強與少數民族、宗教界人士的聯系,主動幫助他們解決工作和生產生活中遇到的難題,促進了民族團結、宗教和睦。
在全國政協、省政協、外省市政協組織來延安考察調研時,延安市政協積極配合,先后圍繞陜甘寧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紅色旅游產業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長征革命公園建設等區域性議題,開展聯動調研活動28次,促進了多層面工作協作。同時,拓展聯誼交流外延,加強與兄弟地市政協聯系交流,增進同外地知名人士、知名企業的協調對接,推介延安,引智引資,持續拓展對外開放的“政協通道”。
五年來,延安市政協突出政協文史資料統戰特點和“三親”特色,深入挖掘搶救史料,充實文史資料庫,征集“三親”資料3000余萬字,出版《遭遇中國革命》《南泥灣大生產運動資料選編》等10部文史書籍,特別是高質量編輯出版了《延安舊志輯刊》18冊42部舊志書,充分發揮文史資料存史資政、團結育人的作用。市政協率先在全省政協系統建成政協文史館,全面展示延安時期協商民主建設歷史經驗和延安政協履職成果。
“讓政協走進群眾、讓群眾走進政協”。秉持為民履職理念,延安市政協扎實開展“委員活動日”活動,全市政協系統組織視察聯誼、政策宣講、走訪慰問、送教送醫等系列活動128場次,共有委員1500余人次、群眾7000余人次參與活動,有效推動政協協商向基層延伸。精心抓好委員工作室建設工作,市政協制定實施意見,截至目前,全市政協系統已建成委員工作室66個,打通了委員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