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謝昊天 通訊員 靳深 周原
3月2日,大地回春,陽光普照。一車車碧綠閃亮、散發出誘人味道的香櫞樹苗被拉到了洋縣紙坊辦王莊村委會院子。四溝八岔的群眾爭先恐后領取樹苗,大家熱情討論幼苗管護技術,對依靠種植香櫞樹致富增收充滿了信心,院子里一片歡聲笑語。
據協調分發樹苗的洋縣政協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楊朋潤介紹,自縣政協結對幫扶王莊村以來,主要領導在多次實地勘查王莊村地形地貌特點和走訪群眾征求意見的基礎上,經過綜合分析研判,決定把發展種植香櫞樹作為王莊村脫貧攻堅的主導產業,帶動村民實現脫貧增收。八年來,縣政協累計為王莊村購買香櫞樹苗近5萬株,投入資金20萬元,開展技術培訓12次。
目前,王莊村香櫞樹種植面積600多畝,成活樹苗5萬多株,已經掛果實現經濟效益1萬多株。除去管護、施肥、加工等費用,保守估計每株香櫞樹利潤都在200元以上,每年可為村民帶來200萬元收益,村民們親切地稱香櫞樹是“搖錢樹”。
放眼王莊村,峁梁、溝岔、河谷、路邊、房前屋后,所有的空閑地域都被“見縫插針”種上了香櫞樹。香櫞樹冬夏常青,獨特香氣沁人心脾,一陣風吹來,碧波翻滾、綠意盎然,讓人心曠神怡。到了掛果季節,飽滿圓實的香櫞果就像燈籠一樣掛滿枝頭,成了王莊村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引得游客駐足欣賞。
王莊村十一組的陳生哲是一位淳樸善良的農民,也是一個敢想敢干的人。2015年,縣政協剛開始推廣香櫞產業,他就毫不猶豫地響應號召栽下了200株,并且自學日常管護及加工烘烤技術,添置了全套烘干設備。在駐村工作隊的幫助支持下,陳生哲成立了洋縣第一個香櫞經濟產業合作社,統一香櫞收購加工銷售業務,成了王莊村遠近聞名的香櫞致富能人。“香櫞就是金蛋蛋、錢串串,多種香櫞保你發財。”陳生哲致富不忘鄉親們,經常免費為村民講解香櫞栽培技術和防治病蟲害知識,漫山遍野的香櫞樹林里經常能見到他忙碌的身影。
提起種植香櫞樹的好處,陳生哲如數家珍:“縣政協推廣種植香櫞樹這個項目太好了,香櫞樹不與糧爭地,抗病能力強,容易成活,野生動物不擾害,非常切合王莊村地處丘陵山區、耕地偏少的客觀實際。香櫞樹藥用價值大,市場需求旺盛,每年都由成都市醫藥公司來人上門收購香櫞成品,完全不愁賣。”
陳生哲指著眼前的一面山坡介紹說,十幾畝坡地他都栽上了香櫞樹,大概800多株。其中,掛果的200多株香櫞樹,2018年以來年收入3萬多元,隨著更多香櫞樹步入掛果期,預計年收入可以達到10萬元以上,是名副其實的搖錢樹。“今年春天,我又種了100多株,這些香櫞樹就是我的‘銀行’,我和老伴吃喝都靠它嘍。”陳生哲對香櫞樹的喜愛之情溢于言表,對未來的美好生活充滿了希望。
就如何做大做強香櫞樹產業,王莊村黨支部書記王昌杰說,下一步,王莊村將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擴大香櫞樹種植面積,通過嫁接、替補等技術手段實現香櫞產業升級換代,深挖香櫞文化底蘊和悠久歷史,與制藥企業攜手延長香櫞上下游產業鏈,大力發展香櫞園旅游觀光農業,依托香櫞產業打造精品民宿和農家樂,讓更多的村民在家門口就業,實現富民增收、鄉村振興。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