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南縣政協
工業興則經濟興,財源豐則縣域強。去年6月,洛南縣政協開展“振興工業經濟,加快財源建設”常委會專題議政協商。為開好此次會議,洛南縣政協專門成立領導小組,組成專題調研組,先后深入全縣多家工業企業視察調研,召開座談會,傾聽各方聲音,客觀分析近年來全縣發展工業經濟、加快財源建設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為大力推進工業經濟建設、千方百計加大財源建設獻策出力。
(一)統一思想,進一步形成支持工業發展的良好氛圍。工業經濟居于經濟社會發展重要位置,是財政增收的重要來源,因此,全社會要形成支持工業發展、謀劃工業發展的共識,要緊緊圍繞“工業強縣”戰略和“十四五”規劃目標,切實形成“聚焦工業,強攻工業”的主導共識,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實中省關于幫助企業紓困解難的政策措施,著力為企業提供優質服務、營造寬松的發展環境,著力在全社會形成支持工業、服務工業、振興工業的合力。
(二)搶抓機遇,進一步明晰發展思路。要搶抓轉型機遇,優化產業布局,進一步解放思想,明晰發展思路,牢固樹立抓經濟必須重點抓工業,抓發展必須重點抓項目的理念,以園區為依托,堅持用地向園區調整、項目向園區集中、產業向園區鏈接、設施向園區配套、資金向園區傾斜、力量向園區聚合,著力打造工業經濟增長極。抓好延鏈、強鏈、補鏈等工作,以加快產業鏈建設促進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積極引進優勢企業,采用“補鏈條、聚集群”的思路,在“延鏈補鏈”上做文章,以綠色循環產業鏈為重點,全面打造統一化、集約化、規范化的綠色循環綜合利用產業群,實現資源循環高效可持續利用,不斷提高資源綠色循環和綜合利用水平,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要堅持大項目支撐、大企業帶動、園區化承載、集約化發展的思路,優化縣域工業集中區功能布局,加快陶嶺工業園、洛河新型工業園、衛東有色金屬循環利用產業園建設,重點發展綠色農產深加工、礦產深加工、尾礦綜合利用、新型建材、醫藥化工、有色金屬循環利用六大板塊,構建園區經濟發展新格局。要以合理利用資源、節能減排、生態環保為主要目標,以產業發展科學化、資源利用高效化、企業管理規范化、生產工藝環保化、產業生態環境化為重點,推動產業鏈聚集發展。
(三)加大招商力度,進一步培育新的增長點。要充分認識到招商引資工作的重要性,借鑒外地先進經驗和做法,盡快制定出臺促進工業經濟發展、具有更大吸引力的優惠政策。要堅持領導帶頭,鼓勵干部走出去,利用好各種招商引資交流平臺,落地見效一批工業項目,提升招商引資成效。要力爭引進一批發展前景廣、科技含量高、環境污染小的大項目、好項目,把洛南工業做大做強做優做特。要持續開展“迎老鄉·回故鄉·建家鄉”活動,鼓勵引導洛南籍創業成功人士返鄉投資興業。
(四)優化營商環境,進一步提高服務水平。一是持續深入開展“百人包百企”活動,定期組織召開重點企業幫扶解困座談會,采取一企一策,著力解決企業發展難題,進一步優化企業發展環境。二是明確包抓任務清單,夯實包抓責任,緊盯企業生產經營和項目建設中的具體困難和問題,確保全年目標任務全面完成。三是全面落實中省市各項促投資保產值穩增長優惠政策,及時協調解決企業運營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重點解決好園區建設投入不足和企業融資不足等問題,特別是要用好國家政策,積極向中省市申報和爭取各類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工業園區建設的項目資金,完善銀企合作機制和商業銀行包抓企業服務機制,定期召開政銀企對接座談會,落實信貸獎勵和企業貼息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創新貸款產品、改進金融服務,著力解決工業企業貸款難、融資難瓶頸問題。四是進一步推進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園區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步伐,為園區及企業發展奠定基礎。五是繼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一站式審批”“一條龍服務”“一個窗口對外”等管理模式,以優質服務助推企業快速發展。
(五)壓實目標責任,進一步強化工作考核。建議設立專門的財源建設領導機構,加強對財源建設工作的組織領導,制定中長期財源建設規劃,制定完善財源建設獎懲辦法,繼續壓實目標責任,抓細抓實重點工作,要圍繞全年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預期目標,積極采取措施,切實抓好重點稅源企業、重點行業、重點項目的稅收征收和監管,確保各個環節稅收應收盡收,確保收入目標的實現。督促相關部門積極配合推進,形成工作合力,常抓不懈,久久為功,推動全縣財源建設工作邁上新臺階。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