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錦芳(左二)和同事在超市檢查食品票證 受訪者供圖
□ 記者 陳雪
今年1月,陜北的冬夜零下二十多攝氏度。正在值班的延安市安塞區政協委員、區市場監管局副局長袁錦芳接到鄉鎮政府的報告——磚窯灣超限站攔截了一輛冷鏈運輸車。她連夜出發,于凌晨3點趕到現場,仔細檢查冷凍食品證票情況。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只要是關乎人民群眾健康和生命的食藥問題,袁錦芳都會以最嚴格的標準對待。
2002年,袁錦芳進入食藥監管部門,從事藥品銷售嚴格管控工作。她回憶說,當時大多村衛生室擺放著過期藥品,自己長時間堅守在村中,經過高強度持續下鄉,售賣過期藥品現象得到明顯改善。
“那時還有些藥店是夫妻店。”袁錦芳發現,這些藥品從業人員沒有持證上崗,處方藥銷售也存在漏洞。在袁錦芳的帶動下,大力實施“藥品安全放心工程”,完成了全區60家藥品經營企業、14家醫療機構、26家診所“一企一檔”的建檔工作,開展了疫情防控用器械藥品、疫苗、無菌和植入性醫療器械、中藥飲片、執業藥師“掛證”等專項整治行動。2020年,隨著“藥品安全放心工程”的不斷深化,安塞區市場監管局綜合執法大隊被省市場監管局評為“藥品安全放心工程”先進集體。
隨著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城市餐飲業數量也大幅增加。由于直面餐飲行業,袁錦芳開始關注餐廚垃圾收集問題。她在調研中發現,當年安塞區日產生餐廚垃圾大約12噸,而這些餐廚垃圾的收集、清運、處理過程和管理不夠規范,處于無序排放狀態,餐廚垃圾收集方式主要靠人工桶裝上門收集。
“這些收集者多為私人三輪車用塑料圓桶收集泔水,每個單位的餐廚垃圾收集者基本固定。”袁錦芳說,個別無人收集的,則將餐廚垃圾直接倒入城市下水道或沿街的生活垃圾箱,泔水豬問題頻發。
為此,袁錦芳提交了《關于集中處理餐廚垃圾的建議》的提案,得到相關部門采納落實。此后專門配備了2輛餐廚垃圾專用運輸車,實行餐廚垃圾集中收集處理。
肉品經營店索證索票,以前是監管空白。2009年起,為了保障全區老百姓吃上放心肉,袁錦芳開始帶隊規范整治肉制品市場,讓經營戶逐步接受備案、票證、檢驗檢疫,實現規范化管理。
連續兩年,安塞在延安市食品安全考核中被評定為A級,縣城明廚亮灶達到90%以上,全區117個行政村夯實了農村集體聚餐申報備案制度。
“確保食藥安全,是我的使命。”5年來,袁錦芳撰寫了十余篇提案和調研報告,竭力在飲食用藥安全上做到問題零發生。她說,加強食品藥品監管工作,守護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責任重大、使命光榮。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