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華陰市政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充分發揮人民政協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堅持發揚民主和增進團結相互貫通、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求真務實,開拓進取,積極為華陰新時代追趕超越貢獻政協智慧和力量。
認真開展視察調研。組織委員就全市衛生健康工作、教育工作、鄉村振興工作及城市道路基礎設施建設開展視察調研,形成視察調研報告,得到了華陰市委、市政府重視,一些建設性意見建議得到了有關部門的落實。召開常委會議,就全市文旅融合發展工作及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進行了專題協商,形成的協商報告,得到了市委主要領導批示和相關部門的積極采納。
深入推進民主監督。加強提案監督,九屆五次會議以來,共立案提案99件,及時協助華陰市委、市政府召開提案交辦會,落實主辦單位、承辦單位和負責人,截至目前已全部辦復,部分優秀提案的意見建議得到采納落實或者逐步落實,為促進華陰市域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收集整理、形成社情民意信息13篇,涵蓋城市管理、民生保障、鄉村振興、老舊小區改造等方面工作,并及時向市委市政府和上級政協報送,一些好的意見建議為市委市政府科學決策提供了參考。
積極開展團結聯誼。密切同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人民團體、無黨派人士的聯系,積極支持和保障他們通過政協全體會議、專題協商、提案督辦、視察調研等平臺,履行職責,發揮作用。加強與各地政協的聯系與交流,先后赴合陽、吳起、靖邊、府谷等地考察學習,借鑒學習先進經驗;積極接待各地政協來華陰調研考察,開展聯誼座談,宣傳推介華陰華山,為提升華陰知名度和對外形象做出貢獻。
扎實做好文史和宣傳工作。發揮文史工作存史、資政、團結、育人作用,持續開展以“挖掘華陰文化 講好華陰故事”為主題的文史資料征編活動,重印了清光緒補刻版《華岳志》,為挖掘華陰華山文化做出積極貢獻。向渭南政協報送了《白龍澗拾遺》《敷水十三眼橋前世今生》等文化文史資料以及《爨氏文化源遠流長》視頻史料,完成了“情系中華·渭南黃河文化尋源”系列宣傳作品和《詠渭南詩詞三百首》征集活動,征編詠華陰華山詩詞三十五首。加強政協宣傳工作,在《各界導報》、各界新聞網、陜西網等新聞媒體刊發稿件98篇,較好傳遞了政協聲音、展示了政協作為、擴大了政協影響力。
實現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華陰市政協領導班子成員深入包聯鎮辦和貧困村,及時協調解決問題,推動工作落實,加快產業發展。市政協機關積極幫助包聯村發展壯大產業,改善人居環境,不斷鞏固脫貧攻堅成效,有力實現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市政協委員主動參與,積極投身一線,為困難群眾辦實事、解難題,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進一步推進鄉村振興貢獻了政協智慧和力量。組織委員積極參加華陰市各界愛心濟困協會各項活動,不斷激發社會擔當意識,全年捐贈抗疫物資3萬余元,為貧困學生送去慰問金9萬余元,其中爭取省上款項5萬元。認真開展“大調研、大走訪、大排查”活動,查實情,講政策,送溫暖,切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開發公益專崗2個,每人每月500元,積極聯系交運局,推動村組塌陷道路維修工作。(嚴昕 孟江海)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