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蔣維博
今年“委員活動日”期間,經銅川市政協主席劉印生安排部署,市政協緊密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組織動員各級政協委員深入一線、走進群眾,開展形式多樣的為群眾辦實事活動,用服務群眾、凝聚人心成果檢驗黨史學習教育成效,為全市高質量全面轉型發展貢獻政協智慧和力量。
活動當日,委員們參加陜甘邊革命根據地照金紀念館“政協委員學習教育基地”揭牌儀式,通過協商議政為“大事”建真言、獻良策,通過“微協商”助力解決群眾身邊的煩心事,持續開展“結親戚”活動,真心實意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
建立學習教育基地
根據省政協“委員活動日”工作安排,9月22日,“政協委員學習教育基地”揭牌儀式在銅川市陜甘邊革命根據地照金紀念館舉行。
陜甘邊革命根據地照金紀念館“政協委員學習教育基地”由省政協辦公廳授予,也是銅川市政協系統首個學習教育基地,將成為全省各級政協委員開展學習教育的新基地,是加強政協委員思想政治引領的新載體。
陜甘邊革命根據地照金紀念館充分挖掘和發揮照金紅色資源,弘揚照金精神,倡導廣大群眾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已成為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綜合性紀念館,承擔起了紅色文化廣泛傳播的使命與責任。
銅川市政協副主席彭群才表示,要把傳承紅色基因、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同政協履職實踐有機結合,以黨史學習教育提升履職實效,切實把對黨的感情、對國家的熱愛,轉化為履職盡責的實際行動。
解決群眾煩心事
為豐富“委員活動日”活動內容,銅川市政協圍繞“群眾身邊的煩心事”,深入開展“讓政協走進群眾、讓群眾走進政協”活動,進一步了解群眾的意愿訴求,助力破解相關難題。
當天上午,銅川市政協在書畫公園廣場布設人民政協光輝歷程和銅川市政協的履職情況專題展覽,通過講解情況、發放書籍等形式讓群眾了解人民政協職能。同時,工作人員深入一線、走進群眾,通過發放調查問卷等形式,圍繞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摸情況、查癥結,廣泛征集社情民意信息。
銅川市政協邀請部分界別群眾代表走進政協機關,參加市政協中共特邀界委員工作室駐室活動,暢談所在小區加裝電梯推進情況。駐室委員認真聽取反饋意見,就加快推進加裝電梯這一民生工程開展“微協商”。
參加此次“雙走進”活動的群眾代表表示,此次活動讓大家更加深入全面了解了人民政協是社會主義協商民主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的政治屬性,特別是通過參與“微協商”活動,更深刻認識到人民政協圍繞中心履職責、情系民生獻良策、凝心聚力助發展的工作特點。
凝心聚力獻良策
隨著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三農”工作歷史性地轉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新發展階段。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是今年乃至整個“十四五”時期農村工作的首要任務。
緊扣“委員活動日”,銅川市政協組織召開“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主題雙月協商座談會,4名市政協委員分別從聚焦農民收入、防止返貧、人才培育和鄉村治理等建真言、獻良策,用政協智慧助力全市高質量完成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據悉,銅川市政協對此次雙月協商做了充分的前期準備,先后前往市級部門、深入區縣和鎮村以及易地搬遷安置點、社區工廠、農戶開展實地調研,并到貴州省3市8縣實地考察收集,召開座談會十余場次,收集整理了一系列意見建議。
“委員發言導向精準、數據翔實,既有觀點認識又有方法舉措,為做好工作提供了很有價值的參考。”銅川市副市長曹全虎說。
走訪慰問“結親戚”對象
“結親戚”活動作為銅川市政協在脫貧攻堅收官之年推出的創新性舉措,政協委員和機關干部在細微處發力、在實效上做功,關注群眾冷暖、紓解群眾困難,切實讓困難群眾感受到了“政協就在身邊”。
今年以來,銅川市政協將政協委員與農村貧困戶“結親戚”活動更名為與農村脫貧戶“結親戚”活動,繼續從最困難的群眾入手、從最突出的問題抓起、從最現實的利益出發,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基層的困難事、群眾的煩心事,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9月21日,正值中秋佳節,政協委員和機關干部按照“常走動、勤聯系、講政策、送溫暖、辦實事”的工作要求,開展節日走訪慰問活動,宣講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和國家大政方針政策,關切群眾秋季收成,關注秋汛防汛防滑,協助做好秋收、農產品銷售等工作,集中解決一批就醫、就學、受災、家庭重大變故等熱點難點問題。據統計,中秋節前后,全市政協委員和政協機關干部共計聯系群眾152次、走動102次、講政策80次、送溫暖50次、辦實事45件。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