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圍繞中心、凝聚人心、不忘初心,是政協工作不斷開創新局面的根基所在。近日,全省政協系統持續開展2021年“委員活動日”活動,省政協各專門委員會和省各界愛心濟困協會立足自身工作實際,精心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主題活動,以實干精神將“我為群眾辦實事”推向深入。
人資環委:
關切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

老人安則天下安。養老問題是當前全社會共同關注的話題,老齡事業的健康發展,關系到社會和諧和每個家庭的安寧。
9月22日上午,根據省政協“委員活動日”實施方案,省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圍繞“社區老年助餐服務情況”,聯合西安市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共同舉辦“委員活動日”活動,第一站就來到了西安市高新區楓葉苑北區助老餐廳進行實地調研。

走進助老餐廳一樓,墻上的黑板醒目地寫著當天菜譜,菜品每天都有變化。
“好吃、方便,真給我們老人辦了件大實事!”家住楓葉苑北區、今年92歲高齡的張法孔每天都在助餐點吃午飯。去年11月,老人特意給餐廳送來了“貼心服務 暖至人心”的錦旗。
餐廳每天提供三餐,每餐3葷3素,針對老人飲食特點,飯菜少油少鹽低糖,60歲以上老人享受9.2折,90歲以上老人可免費就餐。
1
為老人辦好“食”事
據了解,楓葉苑北區老年人較多,平時年輕人上班,家里就剩下老人,很多老人身體不好,做飯很費事。2019年年底,借著西安市老舊小區改造契機,社區將楓葉苑北區南門原來的辦公場所騰出來,改造成了社區助老餐廳。
“這家助老餐廳最大的特點就是在提供平價飯菜的同時,還設置了老年活動室,為小區居民提供健康服務。”委員們在二樓看到,這里設有助浴區、理發區、理療室,無障礙設施齊全。此外,還開辦了“長者學堂”,開展書法、繪畫、舞蹈、手機操作等課程的教學。此時,十幾名老人正在排練節目,豐富多樣的課程活動讓老人生活多姿多彩。
“老人一日三餐是個大問題,這家餐廳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這種做法值得借鑒,政府也要大力扶持。”看著老人房間里設施齊全,省政協委員、西安交大一附院新生兒科主任李暉說。
因為貼心的服務,這家助老餐廳深受周邊老人歡迎。但由于餐費低沒有盈利,加上人員工資、物價上漲等因素,老年餐廳面臨運營困難的狀況。
在相隔不遠的楓葉整合照護養老中心,運營困難情況同樣存在。據該中心負責人介紹,養老中心的水、電、天然氣都是按照商業價格收取的,加上人員工資、房租等費用,很難維持收支平衡,運營存在困難。
“助老餐廳和老人照護中心想健康穩定走下去,政策補助至關重要。”委員們在詳細了解這里的照護養老服務模式后建議,政府應加大對社區助老餐廳和照護中心的幫扶力度,在房租、水電氣等費用上給予補貼和優惠,讓老人居家養老安心舒心。

2
把脈問診開良方
做好養老大文章
為了更好地踐行“讓政協走進群眾、讓群眾走進政協”,省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在楓葉整合照護養老中心召開了座談會,為委員和社區群眾宣講了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傳達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宣傳人民政協制度優勢,與群眾互動交流,征集群眾意見建議。
“老年餐廳解決了我們的日常吃飯問題,我們就怕有一天餐廳運營不下去關了門,我們吃飯又成了難題。”會上,多名群眾代表表達了心中的擔憂。
“孩子有普惠性托育機構,老人也應該有普惠性托老機構,要讓‘老’和‘小’都享受到同等待遇。”李暉說,小區里面的助老餐廳發展勢頭很好,政府應加大扶持力度,讓更多老人享受到家門口的便民服務。
省政協常委、省通信管理局局長高彩玲說,人人都會老,家家都有老人,政府職能部門要從政策層面對養老機構進行規劃,對人口密度大的新社區設立日間照料中心給予政策支持,招錄社會志愿者,推出志愿者積分制,引導更多年輕人參與助老愛老行動。
省政協委員、陜西天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陳利說,國家政策不能一下就到位,都有個逐步改善的過程,對于民間助老機構,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真正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樂。
“人總是要老的,養老與每個人都有關,這兩家照料中心都是可復制、可持續發展的。”省政協副主席李冬玉表示,民政部門要加大對日間照料中心的扶持力度,在政策、租金和水電氣等方面給予優惠;照料中心在提供助餐、助醫、助潔服務時,要考慮安全和經濟,做到政府、企業、家庭共同努力;人資環委要把群眾的意見建議形成社情民意信息,上報省政協有關領導,引起有關部門重視,在全社會營造人人愛老敬老的濃厚氛圍。
各界導報記者 李榮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