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唐冰
一塊食指大小的芯片,使用智能掃描設備輕輕一掃,就能知道床單被罩等布草的洗滌時間、更換情況等信息。在西安全運村,這項“黑科技”的應用,保障了入住人員住得更潔凈、更放心、更舒適。
布草是酒店、飯店等公共場所提供的浴巾、床單、被套等洗滌紡織品的統稱。對很多人來說,外出居住最關注的就是布草的衛生情況,其干凈舒適與否,直接決定了住宿環境的好壞。而對住宿服務提供者來說,衛生管理也一直是難破解的問題。
今年初,省政協委員、陜西雅蘭紡織集團董事長韓玲在廣泛調研基礎上,提出了《關于助力文明十四運,加速打造陜西放心住品牌的建議》的提案。韓玲指出,住宿業目前存在的突出問題主要是部分住宿企業在床品布草的日常管理使用、洗滌消毒環節不規范,衛生合格達標率較低。并建議推動住宿業布草使用、洗滌、消毒、儲運、管理等實現全程數據采集留痕、公開透明、可追溯,全面提高住宿業床品布草潔凈達標率,打造陜西“放心住”品牌,更好服務全運盛會。
針對委員提案建議,省商務廳在辦理過程中與委員溝通交流,將原“放心住”概念升級為“潔凈住”計劃,并加大同相關部門的溝通聯系,全面推進住宿業全領域、全鏈條、全要素、全過程監管。7月17日,“助力十四運 陜西潔凈住”旅游住宿業布草供應鏈首屆產業創新峰會召開,會議發出“陜西潔凈住”聯合共建倡議,80家“陜西潔凈住示范單位”酒店開始使用植入芯片的“智能布草”。
韓玲介紹,“智能布草”就是在每件布草上都嵌上一個食指大小的芯片,相當于布草的“專屬身份證”,利用物聯網RFID技術,將布草何時啟用、洗滌過幾次、更換情況等信息逐一記錄在芯片中,并實現布草從住宿場景到工廠再回到住宿場景的全流程可追溯。作為十四運會客房布草供應服務商,這項技術也將服務于1.2萬余名入住人員。
9月6日,記者在全運會媒體記者村入住房間內的床單、被罩、枕套上,都能找到這塊小小的“布草身份證”。
“房間服務人員將布草更換收集后交給我們,我們利用云計算技術記錄下每一件布草洗滌、配送、轉運、報廢等收污送凈全過程數據,可追溯洗滌過程中洗滌指標數據及相關節點責任人。”雅蘭科技全運會布草項目運營總負責人鄭丹介紹,使用RFID技術替代人工點數,1分鐘可完成1個人1小時布草收污送凈點數工作,大大提高了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
韓玲介紹,傳統布草服務模式中,布草的管理、清洗、物流等都是通過人力來進行的,人員接觸過多就會出現洗滌質量無法保證、交接數據不準確、售后服務不到位等問題。而芯片的應用則解放了管理環節中的大部分人力,所有流程都由芯片控制,真正實現了無接觸的布草管理服務。
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布草的無接觸管理,不僅為后疫情時代的酒店防疫管控提供了新思路,也大大提升了布草服務檔次。“此次服務全運會,也是對陜西住宿業客房布草上下游供應鏈行業及企業是否有能力完成這一艱巨供給服務任務的檢驗。我們有信心通過周到細致的服務,助力辦好全運盛會。”韓玲說。
編輯: 史青青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