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習記者 劉楠
7月8日,寶雞市政協召開“關注人口老齡化,推動康養產業高質量發展”雙月協商座談會。市民政局、市衛健委和部分市縣政協委員、智庫專家、康養機構代表圍繞這一議題,積極協商建言。
隨著老年人口呈高齡化趨勢,加強健康養老服務成為呼聲強烈、需求迫切、社會關注度高的民生熱點之一。近年來,寶雞市積極探索破題路徑,以維護和發展老年人健康權益為目標,以滿足老年人健康服務需求為導向,著力于養老與醫療、事業與產業、傳統與新型業態融合發展,構建全方位康養產業發展體系,努力提升老年人健康養老服務質量和水平。全市現有各類養老服務機構1315所,各類醫養結合機構13家,全市“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已初步形成,健康養老服務質量和水平得到很大提升。
目前,寶雞市60歲以上老年人口75萬人,占全市總人口22.6%,人口老齡化程度持續加深。寶雞康養產業發展仍存在制度建設不夠完善、康養人才比較匱乏、醫養結合模式不成熟等問題。座談會上,委員們與康養企業代表圍繞“寶雞該如何打響‘岐伯故里·康養寶雞’品牌,發展‘健康+’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建設區域醫療康養中心”的話題深入交流探討,凝聚各方共識。
眉縣政協副主席谷建敏說:“要高度重視頂層設計,統籌謀劃、協調各方,打破政策壁壘,助推社會養老產業發展。”寶雞市政協常委張紅科表示,要加強養老服務專業隊伍建設,拓展人才培養來源,加強人員業務培訓,有針對性地解決養老服務人才資源匱乏問題。
寶雞市政協智庫專家呂宏強建議,積極探索“抱團養老”與康養產業相結合的養老模式,盡快建立康養產業協會,積極探索鄉村抱團養老模式,滿足養老需求。“可通過協會加強行業管理,規范行業自律,保護從業人員合法權益。”寶雞市政協委員劉建偉說。
寶雞市委常委、副市長時鎮表示,委員們提出的意見建議非常好,市政府將持續關注寶雞人口老齡化,推進康養事業高質量發展,不斷優化產業扶持政策和配套建設,在積極應對老齡化、提升養老服務水平、大力發展康養產業等方面出力,確保此次協商座談意見建議落到實處。
寶雞市政協主席何存貴指出,養老問題是社會關注、群眾關心的重大民生問題,人口老齡化是關系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的重大課題。應結合寶雞生態、文化、資源等優勢,科學系統規劃寶雞康養產業發展的整體規劃和專項規劃,探索“康養+旅游”“康養+體育”等模式,構建具有寶雞標識的康養產業體系。圍繞“瞄準中高端客戶、打造中高端產品”戰略定位,抓好招商引資,突出創新理念,積極學習借鑒外地先進經驗,打造信息化、智慧化康養產業,研究建立健康養老服務人才培訓基地,通過相關政策和優惠條件,引進康養高級管理人才、研發人才和專業技師,壯大健康養老服務人員隊伍。廣泛宣傳寶雞康養產業發展的先進典型和工作成效,在全社會營造關心、支持、參與康養產業發展的良好社會環境和輿論氛圍,為推進寶雞康養產業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