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拴鎖
人民政協是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這既是對政協的性質定位,也是對政協的工作定位。近年來,扶風縣政協聚焦縣域改革發展工作大局,發揮協商民主優勢,主動擔當作為,專心專注做好協商大文章,努力把“協商”打造成促進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
一、精選協商議題,確保服務發展大局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是政協履職盡責的根本遵循,是政協價值和有為有位的充分展現。在協商內容的選定上,我們始終圍繞黨委政府中心工作,把握“發展所需、黨政所思、群眾所盼、政協所能”的原則,圍繞“黨政點題、委員征題、政協答題、群眾閱題”的時代要求,精準選擇有價值、有分量的議題,確保協商議題與大局合拍、與發展同向、與民心相符,做到建言獻策有用。聚焦黨政中心工作選題。近年來,扶風縣政協圍繞產業鏈延伸、園區建設、精準扶貧、果業發展、鎮(街)干部隊伍建設情況等20余個事關全縣改革發展中心工作的課題開展調研視察,向縣委、縣政府提交有價值的意見建議180余條。聚焦群眾關心熱點難點選題。我們圍繞鄉村公路建設與管理、“廁所革命”、農村大齡青年婚戀難等18個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開展調查研究,助推民生問題解決,讓群眾感到政協離得很近、委員就在身邊。聚焦社會治理焦點選題。我們圍繞基層工會組織力量薄弱、掃黑除惡、判決執行難等21個社會治理焦點開展專題協商、監督性視察,發揮政協優勢,搭建協商平臺,助推基層治理。
二、提升協商質量,確保助推發展實效
人民政協工作必須把履職質量導向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協商活動要把提質增效貫徹始終,不斷完善拓展協商形式、增加協商頻次、提升協商質效,讓協商既有“數量”,更有“質量”。完善協商議政形式。我們圍繞年初制定的協商計劃,以主席會、常委會、座談會、專委會等協商形式為基礎,開展界別協商、對口協商、提案辦理協商等,主席會根據協商議題由相關委室整理參會委員意見建議提交主席(擴大)會議再次協商,形成高質量的協商意見報送縣委,并對批轉的協商意見及時跟蹤,與部門溝通、交換意見、督促落實,提高議政效率。增加協商議政頻次。我們在每季度協商一次的基礎上,拓展主席會議、議政性常委會議,形成了加若干次專題協商、界別協商、提案辦理協商的協商議政格局,并根據需要針對同一協商議題反復開展“微協商”,年均增加協商議題3項,增加協商頻次5次,豐富了協商內容。提升協商議政質量。我們聚焦提升建言質量和協商實效,在調研視察中,著力解決“出發一車子、開會一屋子、發言念稿子”等問題,完善協商前深入調研、協商中交流互動、協商后跟進督查等,促進協商成果轉化。在智力支持上,邀請省市政協、省市委黨校專家教授、有關部門負責人、企業主代表、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圍繞“壯大產業集群”“扶風大交通與樞紐經濟發展”等課題聯合調研,群策群力解難題,以高質量建言助力高質量發展。針對全縣部分職工和城鎮居民反映的危難急重病人就診時,層層轉診,手續繁雜,影響及時有效救治,提出了《完善職工居民危難急重病人直接到西安就醫的建議》,我們經過與市醫保處、縣醫保中心聯系對接,協商溝通,解決了全縣干部職工居民危難急重病人可以直接到西安就醫的難題,獲得廣大群眾點贊。
三、凝聚協商合力,確保形成發展共識
堅持“扶風的事大家一起商量著干”,有效推進協商議政,需要黨委、政府、政協委員和社會各方面共同努力,集眾力、聚合力。黨委重視是根本。政協工作作為縣委全局工作的組成部分,爭取縣委重視是根本,縣政協就每年協商計劃主動向縣委匯報,聽取縣委領導意見,批轉后實施。重要協商活動邀請縣委領導參加,讓協商履職有方向、有重點、不跑偏。調研報告、建議意見等協商成果及時報送縣委批轉。政府支持是基礎。涉及全局協商活動邀請縣長、常務副縣長出席,專項協商活動邀請分管副縣長、部門負責人參加。專題議政性常委會議縣政府分管副縣長匯報,部門負責人參會,聽取委員意見。定期與政府部門開展協商座談交流,增進共識、回應關切,防止協商活動流于形式。近年來,《關于我縣元寶楓產業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等16篇調研協商報告,大會發言等協商成果,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批示,一些協商成果已列入政府年度計劃落實,一批成果已經實現轉化。針對劉博等委員提出的《關于加快旅游產業發展的建議》和《成立扶風縣旅游行業協會》等提案開展專題協商,通過調研協商提出的成立旅游行業協會,使分散的旅游資源實現優勢互補、共享共建、形成拳頭的建議得到了縣委、縣政府的肯定,在縣民政、文旅等部門共同努力下,扶風縣旅游行業協會已成立。委員能力是關鍵。我們通過每年定期開展委員培訓、讀書交流、外出考察、專題研討交流等形式多樣的有針對性的活動,不斷提升委員協商能力。本屆以來,組織委員開展全員培訓8次,研討交流23次,專題學習25次;委員們提出有針對性意見建議452條,撰寫高質量提案464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587條。特別是省市縣三級政協委員聯名提出的《午井周邊二十萬群眾期盼城際鐵路增設午井站》的信息,引起了省市黨委政府的重視關懷,社情民意信息“直通車”作用得到彰顯。我們不斷強化委員政治站位、協商意識、協商素養,讓委員樹立“一般不建言、不建一般言、建言不一般”的工作理念,發揮主體作用,凝聚發展共識,助力經濟發展。
(作者系扶風縣政協主席)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