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孫鵬剛 記者 韓永國)委員工作室建設要因地制宜、科學布局,并分階段、分層級,由點到面逐步建設,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不一哄而上,不搞一刀切。這是咸陽市政協推進委員工作室建設的總體要求。
6月29日,咸陽市政協在武功縣召開市(區)縣兩級政協委員工作室建設推進會,印發了《政協咸陽市委員會關于推進委員工作室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了到2021年底,實現全市政協系統建設100個委員工作室。
《指導意見》分別從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主要職責、建設標準、工作要求五個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特別就委員工作室的建設標準明確提出:一是明確創建類別。委員工作室建設分區域委員工作室、界別委員工作室、委員個人工作室三種類型。以個人命名的委員工作室數量不能超過同級政協委員總數的5%。二是嚴格建設標準。委員工作室建設要有固定場地,要節儉實用,要在醒目位置設置委員工作室標牌,公開委員工作室的基本情況和工作流程。三是科學布局安排。委員工作室建設要因地制宜、科學布局、逐步建設。市政協各專門委員會今年至少建設委員工作室3個,每個市區縣政協今年至少建設委員工作室6個,爭取到年底全市建成100個委員工作室。四是保持隊伍穩定。委員工作室要注意選擇履職熱情高、履職能力強、行業影響力大的委員作為負責人,同時安排一定數量專業領域相近或距離較近的委員作為骨干力量。五是建立健全制度。制定委員工作室履職工作規則、管理辦法,推動委員工作室制度化規范化運行。六是線上線下聯動。擴大群眾參與面,線上線下優勢互補,增強委員工作室實效。
《指導意見》指出,市縣兩級政協組織要爭取把委員工作室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制定設立和運行工作經費標準,提供相關經費保障,委員工作室所在單位要在水、電、氣、暖、房租、通訊等方面予以支持。要將委員工作室打造成開展“雙走進”活動、“9·21委員活動日”、“走基層、訪委員、聽心聲、辦實事”活動的新載體、學習交流的新陣地、聯系群眾的新紐帶、反映民意的新渠道、協商議政的新路徑、展示風采的新窗口,齊心協力打造“群眾身邊政協”新形象。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