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妮 記者 韓永國
咸陽市政協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注重發揮政協優勢,結合工作實際,以探索“在政協協商”模式、健全“雙走進”工作機制、建設“書香政協”、創建“五型模范機關”、建立“委員工作室”、開展“走基層、訪委員、聽心聲”活動、踐行“我為群眾辦實事”、著力打造“群眾身邊政協”新形象為支撐,黨史學習教育在認真完成“規定動作”的基礎上,做好“自選動作”,彰顯政協特色。
構建“1+1+3”組織領導體系。咸陽市政協精心制定《中共政協咸陽市委員會黨組關于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實施方案》,成立市政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及辦公室,構建了“1+1+3”黨史學習教育組織領導體系,即成立1個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組建1個領導小組辦公室和綜合協調組、材料宣傳組、督導檢查組3個專項工作小組。市政協黨組主要負責同志任學習教育領導小組組長,總體部署推進學習教育工作。
研究制定“1+5”工作模式。咸陽市政協以《市政協黨史學習教育實施方案》為總領,以《政協咸陽市委員會2021年度協商工作計劃》《中共政協咸陽市委員會黨組2021年工作要點》《中共政協咸陽市委員會黨組2021年度黨風廉政工作計劃》《中共政協咸陽市委員會黨組2021年度黨建工作計劃》《市政協機關創建“五型模范”機關實施方案》為支撐,環環相扣,確保黨史學習教育扎實有效開展。
提出努力做到“三個必須”。咸陽市政協將“黨史學習”確定為黨組會議的固定議題,每次黨組會前,必學“黨史知識”。市政協黨組專題制定學習計劃、列出學習篇目、提出學習要求、切實抓好落實。機關各委室、各黨支部按照黨組統一安排,逢會必學“黨史知識”,扎實開展研讀,黨史學習入腦入心、知責于心。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機關各類會議專題學習、觀看專題片、研討交流26次。市政協將瞻仰“紅色基地”確定為政協調研視察的必修課,每次調研視察,根據實際情況,必須就地就近瞻仰“紅色基地”,接受紅色教育。政協委員要發揮專長、凸顯優勢,主動深入群眾,宣講黨史知識。政協干部基層調研,必須帶頭學黨史、講黨史、樹形象。此外,市政協將黨史學習教育作為政協工作的主心骨,以學促干、以干促學,扎實有效,穩步推進。
咸陽市政協實施了“規定動作”+“自選動作”協調推進。在認真完成“規定動作”的基礎上,緊貼工作實際,發揮政協優勢,做好“自選動作”,彰顯政協特色。
咸陽市政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帶頭開展集體學習研討。中心組成員認真撰寫提綱,結合實際發言交流,圍繞學習主題深入研討,每次學習都明確專題、領學人和重點發言人。制定了《市政協干部黨史學習教育“讀書班”活動方案》,舉辦了市政協機關黨史學習教育讀書班,印發了《黨史學習教育應知應會100題》手冊等學習資料,舉辦了黨史知識《委員講堂》、公文處理知識培訓《機關講堂》。充分運用“學習強國”咸陽學習平臺、市政協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平臺,拓寬學習渠道,創新學習方式,引導黨員干部提高運用黨的創新理論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能力和水平,通過市政協門戶網站和微信公眾號累計發布政協黨史學習教育工作信息100余條,在16家主流新聞媒體刊發新聞稿件26篇,編發工作簡報46期,營造了黨史學習教育良好氛圍。
咸陽市政協機關各委室在完成黨史學習教育“規定動作”的同時,增加了彰顯專委會界別特色的“自選動作”。市政協7個專委會牽頭組織,分別召開了全市政協系統專委會工作會議,把工作交流、協商建言與黨史學習教育緊密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專委會在政協工作中的基礎性作用,密切與委員的經常性聯系,在感悟革命精神、砥礪初心使命中進一步強化了協商建言、履職盡責的工作成效。
咸陽市政協把黨史學習教育與做好政協工作緊密結合起來,結合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籌劃組織好系列活動。緊扣全市中心工作,精心組織實施年度18項重點協商;圍繞創新政協工作,積極探索“在政協協商”模式,推進協商向基層延伸;緊扣民生熱點,健全“讓政協走進群眾,讓群眾走進政協”的“雙走進”工作機制,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和“走基層、訪委員、聽心聲”活動,組織實施好“委員活動日”;著眼自身建設,提出創建“五型模范機關”,著力打造“群眾身邊政協”新形象。黨史學習教育的扎實有序開展,使知責于心、擔責于身、履責于行的氛圍在政協機關全面形成,新時代的“政協故事”更加豐富多彩。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