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流域陜西段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對策 農工黨陜西省委員會 水資源短缺是我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嚴重制約因素,加快推進我省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是陜西黃河流域實現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現實要求和必然選擇。
一、現狀
黃河流域陜西段流域面積占全省總面積的64.8%,屬典" />

記者 杜靜波 攝
4月15日,陜西省政協召開月度協商座談會,會議圍繞“黃河流域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建言獻策。
農工黨陜西省委員會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西北政法大學商學院院長、教授,西北政法大學公共經濟與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李曉寧介紹:
黃河流域陜西段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對策 農工黨陜西省委員會 水資源短缺是我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嚴重制約因素,加快推進我省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是陜西黃河流域實現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現實要求和必然選擇。
一、現狀
黃河流域陜西段流域面積占全省總面積的64.8%,屬典型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年均降水總量為705.68億m³,人均水資源量約345m³,是全國人均值的1/8。2019年,我省人均用水量238.8m³,僅為全國人均用水量4311m³的55.22%;我省自2011年至2019年間,總用水量持續增長,各行業用水量持續增長,其中農業、工業、生活、生態用水10年間分別增加5.10、1.60、6.33、2.38億立方米。農業始終是用水大戶,占用水量的50%以上。
二、存在問題
一是水資源短缺,節約集約利用程度低。近年我省平均水資源總量為412.86億m³,黃河流域陜西段平均水資源總量僅為111.81億m³;全省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為239.5m³,黃河流域陜西段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198.7m³,我省黃河流域水資源總量不足較為突出。二是各地區水資源時空分布嚴重不均,供需矛盾突出。關中、陜北、陜南水資源承載能力差異明顯。三是部分區域水污染嚴重,水生態與環境形勢嚴峻。我省污水處理率不斷提高,但與治污形勢要求尚有差距。由于持續干旱和水資源短缺,黃河流域國民經濟用水擠占生態環境用水嚴重。
三、對策建議
(一)提升農業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提升農業水資源利用效率是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的重點。應持續擴大農業灌溉節水工程,提高農業用水效率;根據當地水資源條件,因地制宜確定農業產業結構和種植結構,并嚴控高耗水作物種植面積,積極擴大節水耐旱作物種植比例;完善農業節水補償機制,激發農戶自主使用農業節水技術。
(二)加快節水型社會建設,重點推進省內南水北調工程。解決我省黃河流域水資源短缺問題,必須節流與開源并舉。陜北應加強生態保護,加大水資源的污染防治與監管工作,改善水資源質量,進一步緩解水資源的供需壓力,分別在延安、榆林等地區新建大、中、小、微相結合的調蓄工程,實現引黃調蓄系統化,推進黃河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充分利用長江流域的充沛水資源,加大跨流域調水工程建設,為我省沿黃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水資源支撐和保障。如引漢濟渭工程建設對關中地區未來的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三)加大沿黃地區污水治理措施,提升污水處理率。建立水資源保護和水污染防治長效機制,重視黃河流域周邊生態環境保護,重點保護源區、河口等關鍵區域;對于工業廢水排放進行嚴格把控,加強對污水源頭的管理,制定流域轄區企業排污標準,對污染嚴重或排放標準不合格的企業應采取改造、關停的措施,加大懲罰力度,加強企業參與環境保護的意識;提升我省沿黃地區在污水治理和再生水工程建設的資金補助,增加科技投入,加大再生水資源產量,提高污水利用率。
(四)以綠色簡約生活引導,提高水資源節約集約意識。將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知識理論納入學校教育,強化全社會水資源憂患意識、節約意識和法治意識,樹立全民愛護、保護、節約水資源的社會職責;大力推進公共機構水資源節約,強化公共機構尤其是機關單位水資源節約觀念;加強生活廢水收集處理和二次利用,城市園林綠化、道路清掃等優先使用再生水,結合海綿城市建設和百城提質工程建設,提高雨水資源利用水平。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