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錦衛委員 記者 許鵬 攝
民營經濟在榆林市經濟發展中的比重不小,也一直是就業市場的一個主體,但榆林民營企業仍舊集中在能化等行業,科技型企業數量很少,規模也以小微科技企業居多,培育壯大任重而道遠。在今年兩會上,榆林市政協委員、陜西榮偉集團公司總經濟師石錦衛建議,榆林市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進科技型企業高質量發展。
“科創企業有其固有特點:初始投入大、回收周期長,企業研發、生產和經營所面臨的風險較大,融資不容易,科技業務不好推廣,人才引進較難。”石錦衛委員指出,目前榆林市目前還沒有一家上市科技型企業,要做大做強掣肘較多。為此,他建議要加快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量質并舉培育創新型企業集群,積極引導搭建政府、大學、科研院所、投資機構等共同參與的孵化器建設平臺,并對符合條件的孵化器(含眾創空間)、科技園提供免征房產稅、增值稅等優惠政策;以高水平企業研發機構建設為抓手,培植創新型領軍企業,以規上企業建設科研機構,以科研支撐規上企業;加大對某些技術領先、擁有自主核心技術、發展前景良好的中小科技型企業的支持,圍繞某些產業和領域,培育一批科技創新企業集群,做大創新科技企業“基數”。
石錦衛委員建議,進一步創新產學研合作的方式和機制,打通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間的技術轉移通道,鼓勵跨領域、跨機構、跨區域的資源集成,并加快建立健全各類產學研戰略合作組織,引導企業主動介入高校、科研院所早期研發,強化高校和科研機構應用科研導向,構建產學研利益共同體。
“政府可以加快建設科技大市場和知識產權交易中心,進一步落實技術市場稅收優惠政策和科技中介機構的稅收扶持政策。拓寬科技企業利用信息平臺獲得先進適用技術和交易知識產權的渠道,繼續推進網上網下結合的市區(縣)科技大市場建設。對于企業通過網上技術市場交易并實施產業化的項目,財政應根據技術交易情況給予一定配額補助。”石錦衛表示,政府應該為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培育種子資金,解決科技型初創企業起步資金難問題。推進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和科技成果政府采購,鼓勵中小科技企業積極參與產業的研發和產業化市場環節。(記者 滿淑涵 許鵬)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