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許鵬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綏德縣政協在縣委堅強領導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帶領全體政協委員和機關干部聚焦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積極建言資政,著力凝聚共識,充分發揮自身職能優勢,為助推全縣經濟社會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強化履職擔當
綏德縣政協始終旗幟鮮明講政治,堅持黨的領導,始終把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體現到政協工作全過程,不斷增強貫徹黨委決策部署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重大事項、重要問題及時向縣委請示報告,堅決做到縣政協所有重要工作、重要活動都圍繞全縣中心任務進行,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縣委的各項決策部署,努力將縣委決策部署轉化為全體政協委員的行動自覺,確保與黨政決策部署無縫對接、合拍共振,為助推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當好參謀助手,提供政協方案,貢獻政協智慧。
夯實黨建基礎
綏德縣政協持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以理論大學習、思想大武裝實現工作大提升。召開黨組理論中心組學習(擴大)會、黨組(擴大)會、主席會議,及時傳達學習、深入理解把握。統籌政協委員和機關干部集中學、自主學、線上線下學,拓展學的深度、鞏固學的成果、深化學的實效。加強黨建及意識形態工作,堅持落實“三會一課”制度,切實做到黨內政治生活規范化經常化。深入基層黨建聯系點,圍繞群眾關切,聚焦問題短板,及時調研指導,不斷推進基層黨組織規范化建設,筑牢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
服務區域發展
綏德縣政協圍繞“一府兩院”工作報告組織委員在政協九屆五次全會期間廣泛協商討論,直言發展對策,提出意見建議18條。圍繞蘋果產業、公益訴訟、傳統文化等內容進行交流協商,聚焦問題尋對策提建議,提出意見建議20條,為服務全縣中心工作發揮參謀助手作用。由班子成員帶隊,對全縣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食品安全檢疫監管工作、傳統古村落保護利用等課題進行專題調研,提出意見建議30余條,為民生助力,為發展獻策。
在提案監督方面,綏德縣政協對九屆五次會議以來收到的62件委員提案,全部予以辦復。在委員監督方面,先后組織委員80多人次參與“十四五”規劃討論、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座談等活動,推薦委員擔任交警監督員、武裝部征兵監督員,通過委員參與民主監督,廣泛凝聚共識,形成發展合力。
廣泛匯聚力量
疫情期間,綏德縣政協第一時間向全體政協委員發出倡議書,號召委員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工作。委員們積極響應,醫衛界委員堅守發熱門診、日夜辛勤奮戰;經濟界委員投身經濟建設主戰場,保障物資供應、維護市場穩定。機關干部下沉街道社區開展人員管控、測溫登記、志愿服務等,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了政協力量。為了助推復工復產工作,班子成員帶隊調研,聚焦突出問題,多方采納意見建議,為助推有序復工復產建言獻策。
綏德縣政協牢牢把握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加強同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各人民團體的聯系與合作,把凝聚共識貫穿于政協履職全過程,廣泛調動各方面積極性,為加快全縣高質量發展凝聚智慧和力量。注重政協新聞宣傳工作,傳遞委員聲音、講好政協故事,連續兩年被評為全市政協系統新聞宣傳工作先進單位。
助力脫貧攻堅
綏德縣政協領導班子成員多次深入鎮村對包抓貧困戶進行走訪,做好常規性調研指導及幫扶工作,積極協調解決脫貧攻堅中的困難和問題,提升了鎮村脫貧成效。按照省政協各界愛心濟困協會安排,縣政協會同有關部門經過嚴格篩選,申報了26名建檔立卡貧困大學新生,人均獲得救助資金5000元,為貧困大學生家庭送去了政協的關懷和溫暖。
綏德縣政協創新思路,積極爭取項目,實施鄉村宜居工程,先后完成了園區環境提升、無定河河堤防護修筑、村陣地文化墻建設等項目,新環境、新產業、新民風已形成,脫貧攻堅鞏固成效明顯。委員們發揮自身優勢和界別特色,對有勞動能力的困難群眾給予幫扶資金、傳授技能、就業扶持,對無勞動能力、無生活自理能力的困難群眾,通過走訪慰問,提供政策扶持,出資出力,幫助其改善生活狀況,為脫貧攻堅添磚加瓦、貢獻力量。
加強自身建設
綏德縣政協黨組以高度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抓好以案促改工作。認真開展專題學習教育、警示教育,深刻認識肅清趙正永流毒和惡劣影響的特殊重要性,通過召開民主生活會,真正把“兩個維護”刻印在頭腦里、落實到行動上,不斷改進工作作風,提升工作水平,推進政協工作提質增效。要求班子成員必須樹立“紀嚴于法”的理念,自覺遵守各項廉潔紀律,提高自律意識,從嚴要求家屬和身邊工作人員,自覺凈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發揮了領導班子的表率作用。
綏德縣政協組織開展首個“委員活動日”,圍繞“雙走進——從人民群眾關心的事情做起”這一主題,開展了“委員獻愛心,情暖敬老院”、森林防火工作視察調研、助力消費扶貧等系列活動,引導委員更好地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積極履行新時代政協委員的職責。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