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謝昊天 康斌
3月16日,漢臺區政協十五屆五次會議開幕。在全體會議上,陳晶晶、焦洪波等7名委員圍繞民營企業融資難、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提升基層醫療服務、構建養老服務體系等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存在問題提建議、出實招,為奮力譜寫漢臺區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匯聚智慧和力量。
隨著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民營企業尤其是中小民營企業融資難度劇增,阻礙了企業的長期發展。漢臺區政協委員、東關司法所所長陳晶晶建議,中小民營企業要優化內部管理,政府部門要充分發揮協調引導作用強化銀企交流,呼吁有關部門機構通過科學設定優惠政策,擴充融資渠道,適當降低貸款標準等方式,讓中小民營企業獲取充足資金,推進民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近年來,漢臺區制定中心城區雨污分流東西排洪渠改造整治工程項目規劃,但仍然存在實施難度大、施工進展緩慢、協調困難等問題。漢臺區政協委員、區政協辦公室主任焦洪波建議,要繼續加大區財政資金投入,積極爭取國投項目資金和省市級財政支持,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委托有技術的單位對中心城區地下管網進行全面普查,為管理建設提供必要的基礎材料。同時,在施工過程中嚴格把關、依法監督,辦好重點民生實事。
今年,按照漢中市委、市政府統一安排,漢臺區全面開展“四改一拆一通一落地”三年行動,持續完善城市管理體系,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對此,漢臺區政協委員、民革漢臺區委主委付漢生建議,堅持規劃先行、建管結合,完善現代城市功能,進一步明晰市區城市管理相關部門工作職責、范圍、權限,優化組織機構,完善制度保障,市區聯動,確保責任落實到位;在采取“疏導結合,以疏為主”的治理原則,切實解決占道經營、占道停車等難題;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設覆蓋公共設施、道路交通、園林綠化等領域的數字化管理,提高運轉管制效率。
中心城區大多數學校受土地、規劃、資金等因素制約,發展空間有限,學位供需矛盾突出。漢臺區政協委員、漢中市第一職業中專教師楊美華建議,要認真落實全市“學研在漢中”發展規劃和三年滾動計劃,科學合理地規劃教育用地,積極用好市、區人才政策,加大教師招聘和補充力度,深化交流培養,通過輪崗交流、支援走教、“互聯網+教育”等方式,進一步優化學校師資力量;探索現代化的辦學模式,鼓勵民辦教育發展,共同推進漢臺區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
為進一步提升漢臺區基層醫療服務水平,漢臺區政協委員、區醫保局副局長任春曉建議,要著重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擴大基層衛生骨干人才規模,選拔年輕有潛力的基層醫務工作者定向培養,加強醫療機構編制管理,通過增員增效留住優秀衛生人才。同時,探索建立基層衛生人員職業激勵機制,提高工資待遇。
漢臺區作為漢中市中心城區,總人口多,老年人占比相對較大。圍繞推進夕陽工程建設,漢臺區政協委員、區民政局社會組織和社區服務股負責人李斌建議,通過“政府主導、民政協調、社會參與”,建立多元化養老服務發展模式,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加快養老機構建設,進一步完善養老服務設施,提升社區養老服務能力。加強養老服務隊伍職業教育培訓,大力倡導志愿服務,建立職業化、專業化服務隊伍和志愿者隊伍,讓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
推進農村“廁所革命”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內容。漢臺區政協委員、老君鎮黨委副書記岳洋建議,要以農民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宣傳,營造出人人支持、戶戶參與廁所改造的濃厚氛圍;村、鎮兩級要加強技術培訓,提高改廁水平,整合改廁資金資源,嚴把設計關口,充分尊重農戶意愿,選擇適宜的改廁模式,科學設計改造方案并完善配套設施,切實增強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