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李榮 樊星 通訊員 宋平安
加大黃河流域水資源集約化利用、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加強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翻開渭南市政協2020年提案目錄,一件件提案、一條條建議緊扣時代發展,與黨政中心工作“同頻”,與人民需求“共振”。
渭南市政協五屆五次會議以來,廣大政協委員、政協各參加單位和各專門委員會緊扣追趕超越總體目標,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聚焦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積極通過提案建言資政、凝聚共識,共提交提案535件,經審查立案441件,截至目前提案已全部辦復。一年來,提案辦理協商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為服務黨政決策、推動相關工作,對促進全市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發揮了積極作用。
在脫貧攻堅、就業創業、醫療衛生等關鍵問題上,委員們提交提案176件。針對脫貧攻堅系列提案,相關部門認真落實各項脫貧政策,積極實施開發式扶貧,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結合辦理停車難停車亂提案,渭南市出臺《渭南市停車場管理辦法》,相關部門制定方案、印發通告,增設停車點位,開展專項整治,中心城區停車難停車亂問題得到有效緩解。
委員們圍繞營商環境、民營經濟、園區建設等問題積極撰寫提案124件。針對辦理農產品加工提案,渭南市出臺了加快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意見,提高倉儲保鮮能力,加強品牌建設宣傳,提升精深加工水平,農產品加工業初現高質量發展。針對優化營商環境系列提案,市發改委等部門聚焦企業堵點難點問題,深化“放管服”改革,嚴格落實相關政策,切實推進減稅降費政策,營商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
圍繞生態修復、污染防治、垃圾處理等熱點問題,委員們提交提案49件。針對生活垃圾分類等系列提案,渭南市出臺實施方案,擬定管理辦法,建成高標準示范小區3個、示范點位42個。其中,有18件提案就城市噪音治理及秦嶺生態修復、農村環境整治等提出建設性意見,在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新冠疫情發生后,渭南市各黨派團體和政協委員及時提出相關提案41件。結合疫情防控系列提案辦理,相關部門強化公共衛生應急能力建設,加強應急物資儲備,積極應對疫情。針對復工復產系列提案,相關部門認真做好學校在線教學管理、旅游業恢復、中小微企業扶持等工作,努力降低疫情影響,復工復產有序穩健。
圍繞掃黑除惡、基層組織建設、行政體制改革等工作,委員們提交提案32件。針對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提案,有關部門結合村級換屆,選優配強基層黨組織書記,足額落實待遇經費,扎實整頓軟弱渙散問題,狠抓干部能力培訓,基層執政能力不斷提升。
針對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的建議,渭南市深入挖掘文化旅游資源,持續加大投入力度,建成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2家、省級16家,成功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針對幼兒入園難入園貴提案,市教育局扎實開展城鎮小區配套園治理工作,加大普惠性民辦園扶持力度,幼兒入園難入園貴問題得到初步解決。
為進一步做好提案工作,一年來,渭南市政協提案工作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提高質量、講求實效”方針,聚焦提質增效,著力提升提案質量,加大督辦力度,開展調研協商,提高服務水平,推進提案工作從“做了什么”“做了多少”向“做出了什么效果”轉變。
一年來,渭南市政協堅持多措并舉,不斷提高撰審質量,承辦單位普遍反映2020年提案質量明顯提升。狠抓提案督辦,提高辦理質量,首次開展市委、市政府領導督辦提案工作,堅持開展市政協領導督辦提案工作。其中,對“380巖溶水保護”等33件重點提案,組織提案者和承辦單位座談溝通、面對面協商辦理,促進好提案辦出好成效。針對城鎮化發展、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等14個專題調研視察協商活動,組織百余名提案者參加,督促一批提案辦理落實,就“推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專題深入調研協商,調研報告得到渭南市主要領導的批示,市農業農村局積極采納建議、改進工作并專文回復。就“推進工業高質量發展”專題進行調研,相關建議被采納進“十四五”規劃中。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