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推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對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提升農民生活品質、促進鄉村振興農村農業現代化將發揮重要作用。”市政協委員高遠經多次調研,發現農村污水處理系統建設存在短板。
究其原因,高遠認為,銅川地形溝壑縱橫、梁卯相間,大部分村民住宅缺乏規劃,基礎設施欠缺,導致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系統長期以來始終面臨污染源點多面廣與基礎設施底子薄弱之間的矛盾。

對此,他建議一是因地制宜,完善污水基礎設施建設,在全市范圍內加快建設農村污水處理廠(站),對具備納入城鎮污水管網條件的村,可將生活污水接入城鎮污水管網,由城鎮污水處理廠統一處理,對人口集聚、無法納入城鎮污水管網的單村或相鄰村,可采取生活污水集中處理方式,對位置偏遠、居住分散或地形地貌復雜的村,可采取生活污水分散處理、就地利用的方式,以衛生廁所改造為重點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在杜絕化糞池出水直排的基礎上,就地就近實現資源化利用。二是建管并重,加強污水設施運行管護,進一步明確市、區、鄉鎮、村四個層面的責任范圍,市、區財政將農村污水處理設施的運行維護費用列入財政預算,建立穩定的農村污水處理設施運行保障機制,在全市范圍內開展農村污水治理培訓工作,切實提高我市農村污水處理設施運維人員的管理水平。三是重視輿論宣傳,樹立主人翁意識,使村民充分認識到生活污水治理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形成“我要治”觀念。同時,動員廣大村民積極參與到農村污水整治、配合和長效運維管理中來,并充分利用專業人士、群眾、新聞媒體、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黨代表等力量,加強全社會參與和監督力度,形成社會共識。(孟星辰)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