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城市太史園廣場人頭攢動,圍滿了前來咨詢、問診的群眾……這是2020年11月19日由韓城市政協主辦、市各界愛心濟困協會承辦的決戰脫貧攻堅捐贈暨大型義診活動。“希望受捐贈的困難群眾堅定信念,腳踏實地,把黨和政府的關懷、社會各界的關愛,化作自強不息的動力,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和智慧,創造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韓城市政協主席韋紅革深情寄語受捐群眾。受捐群眾柳韓云感動地說:“等到我們脫貧致富后,我們一定會努力地將這份恩情傳遞下去,讓更多需要幫助的人感受到社會的溫暖。”
一年來,韓城市政協通過多渠道多方式,激發廣大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信心和勇氣,鼓勵貧困群眾摒棄“等、靠、要”的消極思想,變“要我脫貧”的被動意識為“我要脫貧”的主動自覺。
腳底有泥 心中有底
市政協班子成員
深入基層助力脫貧攻堅
教育扶貧
“培養出來一個大學生不容易,等這個孩子大學畢業了,咱這個家就有希望了。”在南澗村鞏長江家中,韋紅革詳細了解家庭收入和各項政策是否到位,得知其女兒考上大學,韋紅革高興地說:“教育扶貧是改變貧困地區學生和家庭命運的重要途徑和方式,通過教育能夠最大限度消除貧困,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技術扶貧
蔬菜主要都銷售到哪里?這里一共有多少個這樣的大棚?主要種植了多少種蔬菜和瓜果?土肥都是從哪里來的?解決了多少貧困人口就業……在蔬菜水果大棚里,韋紅革和工作人員仔細交流,了解大棚內各種作物的種植情況、農產品的種類、種植面積、產品研發、銷售等。在韓城金天地現代農業示范園,韋紅革對農業園總經理蔡佳言說,一定要種出讓老百姓放心的蔬菜水果,同時還要向智能化方向發展,這樣企業才能越來越紅火,產業也會越來越堅固。
自吹響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最后貧困堡壘的沖鋒號以來,市政協班子成員主動帶頭投身脫貧攻堅主戰場,分別聯系包抓的金城辦、芝川鎮、西莊鎮等鎮辦,深入包聯村宣講政策,了解脫貧攻堅開展情況,協調解決存在困難和問題,指導基層制定脫貧計劃,引導貧困戶發展致富產業。
路子對了 腰包鼓了
不同的“第一書記”
同樣的初心
柿子鋪就扶貧路
“喂,衛哥您好,請問您在哪里?有人要收你家的柿子了。”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坡頭村建檔立卡貧困戶衛俊學接到了政協辦駐坡頭村第一書記夏金玲的電話。
近年來,坡頭村結合當地特有的環境優勢,大面積種植具有色澤好、甜度高、產量大等優點的“火葫蘆”柿子。夏金玲介紹說,坡頭村2015年以前主要產業是花椒和蘋果,經兩委會與及包聯單位市政協辦考察研究,鼓勵村民轉型種植“火葫蘆”柿子,現在坡頭村有“火葫蘆”柿子500多畝,按照市場價兩塊六左右一斤的價錢,每畝地收益能達到一萬三千多元。柿子園里,碩果累累,火紅的柿子像一只只紅燈籠,種植戶們個個喜笑顏開,夏金玲看在眼里,喜在心里:“這個第一書記當的值了。”
填鴨養殖助脫貧
數著村扶貧產業填鴨廠的分紅,南澗村建檔立卡貧困戶22戶高興地算起了收入賬。說起填鴨廠,不得不提市政協辦駐南澗村第一書記王崇高,他駐村第一件事就是狠抓產業發展,通過前期的調研與考察,村里設立扶貧項目,與富強宏圖牧業達成合作協議,發展成品鴨養殖產業,由企業提供鴨苗投放、飼養技術指導和銷售渠道,村里提供場地、負責飼養。
項目一啟動,王崇高就從早忙到晚,并各方面積極爭取產業扶貧資金的支持,幫助南澗村建成了扶貧填鴨廠,讓本村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都享受了產業扶貧的覆蓋?,F在鴨場二期也已經正常投放鴨苗,三期也在緊鑼密鼓的籌建中。
脫貧路上 委員前行
關注就業問題
多渠道帶動困難群眾脫貧
蔡佳言:脫貧路上,巾幗不讓須眉
韓城市政協委員蔡佳言是員工眼中的80后創業者“佳言姐”。2011年,蔡佳言成立韓城市金天地現代農業有限責任公司,現已發展成為集桑樹現代種植管理、優質果蔬品種研發銷售、特色農產品加工、生態觀光旅游、康體養生于一體的新型現代農業園區。期間,她積極開展“巾幗脫貧行動”,帶動周邊鎮村百余名農村婦女實現家門口就業,每年為周邊農戶提供不低于200個就業崗位和不少于80元的日工資,當前已累計為359名人員提供了就業和幫助。同時,還與312戶貧困戶就桑樹種植項目簽訂扶貧分紅協議,每年為每戶貧困戶提供1000元的分紅。
近年來,蔡佳言還堅持在韓城市板橋鎮愛心助學,先后為山區的孩子們送去了價值30萬余元的生活及學習用品,并成立了“德勝愛心助學”專項資金。她說:“作為年輕一代的創業者,我會時刻關注韓城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尤其在自己所從事的行業里,務實創新、銳意進取,勇爭先鋒。”
張富強:創辦烤鴨新興特色產業鏈
“全國50只烤鴨就有1只來自陜西韓城。”說起這話,張福強滿滿的自豪。2015年,張福強回鄉創建的陜西富強宏圖牧業有限公司為家鄉引來了集“北京鴨”孵化、養殖、加工、冷鏈物流配送于一體的新興特色產業鏈,安排了540多人勞動就業,帶動50多戶養殖農民年增收1000多萬元。公司通產業扶貧等方式,2017年為46名貧困戶安排了就業,每月工資額外補貼200元,幾年來累計為貧困戶發放扶貧資金286.6萬元;公司還專門建立了北京鴨養殖產業扶貧園區,承擔著芝陽鎮周邊432戶扶貧任務,每年為貧困戶發放產業扶貧資金60多萬元。面對突出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他克服各種困難,響應號召復工,解決了300多人就業問題。
衛軍朋:把家鄉林源山的生態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
如何把家鄉林源山的生態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一直是市政協委員衛軍朋思考的問題。經過深入調研,他充分利用家鄉林源山氣候資源及山泉水資源優勢,大力發展釀酒和山泉水等生態惠民產業集群,帶動周邊農戶就業創收。在他的帶領下,公司旗下誕生了“禹門春”等白酒品牌,“林雀山泉”飲用水系類產品,還將開發蜂蜜醋等水產品,通過不斷擴大產品類別來增加就業崗位。
目前,衛軍朋已帶動桑樹坪鎮86戶貧困戶增收,在廠就業的貧困戶每戶每年增收3~5萬元。同時,他還持續關注桑樹坪鎮貧困兒童,并在生活和學習上給予持續幫扶。經過近幾年的不斷發展,公司已成為當地知名的產業扶貧企業,看著富起來的鄉親們,衛軍朋說:“能讓鄉親們品著自己的酒,喝著自己的礦泉水,心里就像灌了蜜一樣,這種感覺比當年在外地賺大錢的時候要甜蜜得多、幸福得多!”
就業是民生之本,就業扶貧是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的重要環節,實現就業,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脫貧方式。韓城市政協發揮委員優勢,通過委員多渠道帶動困難群眾創業就業,已成為韓城市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一支重要力量。
愛心沃土 情暖政協
扶貧在路上
教育醫療兩手抓
“各界愛心人士在我艱難時鼎力相助,幫助我克服求學的困難,語言不足以表達我的感謝,但我會努力讓這份愛心傳遞下去,以此來回報大家的付出”。來自象山中學的薛家亮在2020年高考中被長安大學錄取,當接過市政協的愛心助學金時,他激動地說。
2020年8月25日,陜西省各濟愛心濟困協會暨韓城市各界捐贈貧困大學生助學大會在韓城召開,向包括薛家亮在內的韓城、合陽、白水、蒲城、澄城、富平等渭南6個縣(市)180名貧困大學新生捐贈90萬元助學金。
11月19日,在韓城市太史園廣場舉辦決戰脫貧攻堅暨大型義診活動,捐贈總計價值137.8萬元的醫療儀器和89.6萬元的健康醫療保障。截至目前,韓城市各界愛心濟困協會共籌集善款500余萬元,累計捐出310萬元,其中醫療大病救助42萬元,教育扶貧資助180萬元,村級扶貧產業18萬元,疫情防控6.78萬元。
2020年,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交卷的時刻到,韓城市政協向全市人民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2021年,韓城市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將繼續發揚良好作風,乘勢而上,為鄉村振興繼續履職盡責,貢獻政協力量。(趙明)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