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王斌 通訊員 王文秀
近年來,商州區政協不斷探索委員履職方式,創設委員建言獻策“直通車”平臺,將一條條緊扣社會熱點、反映民聲民愿、匯聚民意民智的意見建議,送上了連通黨委、政府的“直通車”,不斷彰顯“小平臺”解決“大問題”的作用,有力助推了全區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民生福祉改善。
扣重點精準發力集眾智服務大局
關于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小區服務管理和后續發展的建議,既是去年的第一期“直通車”,又是當年的“一號”重點提案。帶著貧困群眾的期盼,商州區政協組織開展了為期一周的深入調研,帶領部分委員到兄弟縣鎮安進行考察學習,深入夜村、腰市等鎮移民搬遷安置點,對全區易地扶貧安置小區服務管理及后續產業發展工作進行帶案視察。
商州區政協以“雙走進”活動為載體,邀請所在地政協委員、群眾代表、物業管理代表等多方參與座談,廣泛聽取民意。對調研視察中發現的小區配套設施建管不到位、實際入住率低、舊宅騰退存在“一刀切”、后續產業發展滯后、“穩得住”措施不到位等問題提出十余條意見建議,為著力寫好易地扶貧搬遷后半篇文章凝聚政協智慧。
關民情持之以恒促落實久久為功
關于商州區食用菌企業融資難問題亟待解決的建議是2018年區政協開通“直通車”的首個委員建議,引起了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得到區委書記親自批示,要求各相關單位積極采納委員意見和建議,制定出臺具體措施,有效緩解了食用菌企業融資難問題,食用菌產業也成為商州區“4+X”脫貧產業體系的骨干產業。
今年,針對食用菌產業發展受疫情影響陷入困境的實際情況,商州區政協組織部分委員分別到大荊鎮等12個食用菌種植基地開展調研,對調研中發現的技術、管理、經營、資金、產業鏈條等方面的問題逐一歸類梳理,提出對策,通過委員“直通車”第一時間送達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手中。區委書記再次作出批示,要求相關部門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發展扶貧產業,重在群眾受益,難在持續穩定”,對食用菌產業發展中出現的問題逐一研究,出臺解決辦法,絕不能半途而廢。
商州區委、區政府限時召開產業發展座談會,促進食用菌產業提質增效健康發展,區政協隨即組織主席會議成員、部分政協委員,先后到潤科農業投資公司、秦綠源食用菌有限公司等7個食用菌產業示范基地及交易市場,對食用菌產業發展情況開展帶案視察,提出了堅定信心決心,持之以恒推進食用菌產業健康發展;多方整合資源,力促食用菌產業提質增效;積極搭建平臺,不斷拓展企業融資渠道;延長產業鏈條,構建綠色產業生產體系;不斷探索總結,推進食用菌產業轉型發展等意見建議,為企業復工復產和區域經濟復蘇獻計出力。
搭平臺提質增效勤履職各方點贊
探索“旅游+扶貧”新路徑做大農村旅游扶貧消費扶貧、加快民營經濟發展、商州名小吃入駐萬達廣場等建議通過“直通車”平臺紛紛上呈,為區委、區政府了解民情、掌握民意、科學決策提供了有益參考,促進了群眾切身利益和社會熱點難點問題的有效解決,拉近了委員、群眾和黨委政府之間的距離,為解決民生問題開辟了綠色通道,為傳遞民意架起了直通橋梁。
委員建言獻策“直通車”的開通是商州區政協在工作中堅持務實創新、提質增效的一個剪影。為不斷提高委員社情民意信息含金量,區政協積極完善委員培訓機制,定期舉辦委員培訓班,邀請專家學者進行專題輔導,進一步提高委員知情明政、建言資政的能力。
此外,商州區政協利用委員QQ群、微信群、政協網站、社情民意信息征集箱等方式,積極拓展信息收集渠道,注重在委員提案、大會發言、協商成果中發現提煉、及時轉化。目前,區政協先行在劉灣等鎮辦試點建立委員工作室,探索延伸工作觸角,為暢通信息收集渠道、傳遞政協“好聲音”,發揮委員主體作用獻計出力,以實干精神贏得了各方點贊。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