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張姣姣
當前,新冠病毒的陰影依舊沒有散去,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風險,事關人民生命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多位省政協委員建議,要不斷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織牢織密公共衛生防護網。
加強基層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建設
“要全面提升整個社會對于防范重大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能力。”省政協委員、西安交通大學附屬紅會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龔龍崗認為,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建設不完備、疫情監測預警和應急響應能力不強,歸根結底還是體制機制層面的關系沒有理順,法律的執行力不夠。
龔龍崗建議,以問題為導向,進一步修訂相關法律法規,全面提升公共衛生安全保障的法治化水平,健全公共衛生保障體系,強化疾控中心的責任意識。
“建立重大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直報系統。”龔龍崗表示,對于符合重大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的事件實行網絡直報,可以直接報請國務院和中央緊急情況部,有利于國家組織力量及時扭轉局面。
在加強基層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建設方面,龔龍崗建議,有計劃、有重點、分步驟地構建適合區域特點的、敏感的、高效的預警應急系統,將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網絡建設納入城市公共安全信息共享網絡系統。
加強基礎公共衛生服務體制機制改革
“疫情對國家、社會、人民造成了一定的損失,痛定思痛,我們應該提升疫情監測預警和應急響應能力,健全重大疫情救治體系,完善公共衛生應急法律法規。”省政協委員、西安唐城醫院董事長尉競飛表示。
“要著力加強基礎公共衛生服務體制機制改革。”尉競飛舉例說,每年常態化疫苗接種工作集中時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絕大多數醫院的流感疫苗庫存量為零,陜西疾控中心公眾號流感疫苗預約入口的瀏覽量雖然高達10萬+,但是每次只有2000名幸運兒能夠預約成功,供不應求的現象十分嚴重。
尉競飛建議,一方面,疾控中心應加大采購和配送量進行綜合調配,確保流感疫苗供應基本平穩,緩解群眾出省打疫苗的情況。另一方面,要積極推進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進程,推行市場化保障,允許社會資本興辦社區服務中心,通過市場競爭機制的優勢,有效解決城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差異大的問題,讓老百姓享受更好、更便利的服務。
“解決流動人群的公共服務保障迫在眉睫。”尉競飛發現,農村到外地務工群體基數大,自我保護意識、生活環境和飲食較差,其子女難以實現全程接種疫苗,孕婦得不到較好的孕前檢查,建議相應社區和務工單位依法對其建立健康檔案,真正做到基礎公共衛生服務全覆蓋。
加強基層醫務人員傳染病防治知識培訓
“應加強基層醫務人員傳染病防治知識培訓。”省政協委員、咸陽腫瘤醫院副院長李森說,基層醫務人員是整個公共衛生系統中的主力軍,也是分布最廣、離群眾最近的醫務人員,基層醫務人員對重大傳染性疾病傳播的正確認識和及時上報,對日后傳染病的控制和防治有積極作用,應有針對性地予以培訓。
李森表示,要提高民眾對傳染性疾病的辨識度和警惕性,尤其是傳播途徑的宣傳和教育,在重大傳染性疾病傳播時,能夠及時做好自身防護,養成良好的公共衛生習慣,阻斷傳染途徑,避免更大范圍的傳播。
李森建議,加強基礎防護物資戰略儲備。將傳染病防護物資作為日常戰略儲備,針對不同種類和不同傳播途徑的傳染病,列出物資清單,提前做好應急預案,準確估算生產企業的產能和生產周期,暢通供應渠道,避免出現物資短缺的情況。
強化各級醫療機構疾病預防控制職責
“這次疫情不僅在重啟每個人的認知,也在重啟著人類社會組織化的系統。”省政協委員、陜西祈康醫療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洪潔表示,在此次疫情防控斗爭中,公共衛生體系和醫療服務體系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也暴露出來一些短板和不足,必須高度重視,絕不能掉以輕心。
“預防是最經濟最有效的健康策略。”李洪潔建議,立足更精準更有效地預防,優化完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職能設置,創新醫防協同機制,強化各級醫療機構疾病預防控制職責,督促落實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責任,健全疾控機構與城鄉社區聯動工作機制,加強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疾病預防控制職責,夯實聯防聯控的基層基礎。
李洪潔表示,要不斷加快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高效的公共衛生法律法規體系,健全權責明確、程序規范、執行有力的疫情防控執法機制,普及公共衛生安全和疫情防控相關法律法規,提高全民知法、懂法、守法、護法、用法意識和公共衛生風險防控意識。在此基礎上,還應建立健全分級、分層、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機制,加強國家醫學中心、區域醫療中心等基地建設,健全重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