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趙建 黃雨 記者 韓永國)盛世修志,鑒史致遠。7月9日,三原縣政協召開《三原縣政協志》《三原東鄉文史》《政協委員風采》發行座談會。縣政協主席周新合,縣政協副主席李彥、周樑、謝強,縣政協秘書長王強出席會議。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譚建岐,縣委常委、統戰部長李學軍,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錢濱等親臨發行會現場,對《三原縣政協志》和兩部文史資料專輯的發行表示祝賀。縣政協離退休老領導,三部專輯主編以及編委會成員,部分特邀文史員、學習組組長,大程鎮以及徐木服務中心負責同志,政協各委辦主任、副主任等參加了會議。

會上,《三原縣政協志》的主編喬武才、《三原東鄉文史》的主編劉磊、《政協委員風采》的主編吳樹民先后作了發言,三位同志從不同角度對《三原縣政協志》和兩部文史資料專輯的編撰成書情況作了詳細介紹,使大家對《三原縣政協志》《三原東鄉文史》《政協委員風采》的編撰過程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縣政協主席周新合向縣委辦、人大辦、政府辦、大程鎮、徐木中心等20多個部門和鄉鎮進行了現場贈書。侯世祥、趙金榮、李德林、吳同興、徐繼東、徐木中心等離退休老領導和部分鄉鎮及學習組同志進行了座談發言,對三本書籍的發行給予了高度贊揚和充分肯定,并提出了許多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周新合在講話中指出,由縣政協組織編撰的《三原縣政協志》和《三原東鄉文史》《政協委員風采》兩部文史資料專輯是向黨的99歲生日獻上的一份厚禮,充分發揮了文史資料“存史、資政、團結、育人”的功用。

《三原縣政協志》是一部關于三原縣政協歷史的專業志書,全書共56萬字。它主要記述了1949年10月至1954年6月,作為縣政協前身的三原縣各界人民代表會議,以及1955年8月至2019年10月第一屆至第十五屆政協三原縣委員會前后共七十年的歷史。這部專業志書是承接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一座橋梁。《三原東鄉文史》主要由東鄉概述、東鄉人文、千年唐陵、山東移民、紅色印記和附錄六個部分組成,全書共35萬字。保存和展示了大程、徐木這一地域的歷史人文特色和地域文化內涵,填補了地方史料在這一方面的空白,展現了一幅幅充滿地域特色的人文歷史畫卷。《政協委員風采》以圖文并茂的形式,集中全面展示了縣政協第十五屆委員會10個界別活動小組104名政協委員在履行政協三大職能、發展創業、承擔社會責任等方面,特別是在推動建設“富強人文健康新三原”過程中的豐碩業績,以及在扶危濟困、社會救助方面所做出的貢獻和先進事跡。
就推動政協文史資料工作創新發展,周新合要求,一要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增強做好文史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立足本職,多出精品,為三原經濟發展、文化繁榮增添正能量。二要進一步鞏固隊伍建設,充分發揮和利用好政協文史員專家團隊作用,建立基層文史工作愛好人士網絡,發揮廣大政協委員作用,使委員成為撰稿和提供素材的主力軍,并為文史工作者和為政協文史工作做出貢獻的各類人員創造更好的工作環境,著力打造三原縣文史資料精品。三要進一步突出工作重點,抓好文史資料選編工作,按照“征集為主、搶救優先、充分利用、服務社會”的要求,進一步加大對重大事件親歷者和重要代表人物的史料征集工作力度,保證每年至少編輯出版一本文史資料;積極配合省、市政協做好有關文史資料的征編工作,進一步宣傳擴大三原史料的影響;搞好文史重點征編工作,今年要重點做好《關中嵯峨山》《謝德萍文集》《徐朗西史料》的征編工作。四要進一步創新工作方法,突破傳統工作方式,創新思維,轉變坐等資料上門的意識,主動出擊、找資料、尋素材,面向基層、面向群眾,廣泛征集各種第一手文史資料;突破習慣運作模式,創新形式,運用更多的手段,包括出版圖集、畫冊等等,開辟文史資料工作的新領域;突破固定單一格式,創新內容,在繼承的基礎上,保持文史特色,不斷拓寬文史資料涵蓋領域。五要進一步利用文史成果,宣傳、發行好文史資料,讓文史資料走向社會、走向基層、走向群眾;充分利用新聞媒體開辦文史節目,在單位、鄉村圖書室設立政協文史資料專柜,擴大文史資料宣傳面;搞好縱向橫向文史資料互動交流,結合三原旅游和節慶等活動,做好文史資料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轉化工作;進一步增強人們讀史、講史、用史的濃厚氛圍,大力推介三原,擴大知名度,促進三原發展。同時希望各部門各單位、社會各界一如既往地關心、支持政協文史資料工作,希望廣大文史工作者在文史資料工作的實踐和發展中,進一步挖掘三原文化精髓,弘揚三原傳統文化,為政協事業的蓬勃向前和三原文化的大繁榮大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