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唐冰
“這200多副護目鏡正是我們防控一線民警當下最急缺的,謝謝咱們政協委員的慷慨捐贈。”
“王炳哲委員,你們的捐款、物資,區紅十字會已經全部收到,將第一時間送達抗疫一線。”
“這桶消毒液30來斤,噴殺面積將近600平方米。今天已經打第4桶了。”
……
連日來,在西安市長安區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一線,處處可見區政協委員逆行奔向最危險的戰場,他們或肩擔社會責任,自籌資金購買物資,慷慨捐贈防控一線;或同心同德,攜手共進抗擊疫情,彰顯界別作為;或踐行使命初心,主動認領志愿崗,大排查不漏戶、大消殺無死角……296名政協委員,296顆責任之心,296份抗擊力量,匯聚成阻擊疫情的鐵壁、構筑成抗擊疫情的銅墻。
“我認為基層政協的每次發聲,都是讓社會各界群眾零距離感受中國共產黨執政優勢,感受中國特色民主政治的優越性,感受我國基本政治制度的優越性。在防控新冠病毒面前,政協理應擔當作為,凝心聚力,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彰顯政協力量。”長安區政協黨組書記、主席徐樹安如是說。
疫情發生以來,長安區政協黨組及時安排、緊盯防控任務,全力推進。政協主席班子成員以身作則,以上率下,明確分工,積極履職,靠前指揮,深入疫情防控工作一線,對包抓小區及被督導單位進行明查暗訪,建議指導優勢力量向社區下沉,牢牢守住社區防線,遏制疫情擴散。截至目前,長安區政協包抓小區下沉防控力量29名,累計排查人員4993戶,其中涉疫源地重點人員58戶82人,自主居家或集中統一留觀隔離人員223戶551人。張貼發放長安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處置指揮部倡議書5000余份、懸掛疫情防控群防群控、聯防聯治橫幅標語40余條。
阻擊疫情,愛和希望比病毒蔓延得更快。長安區政協委員暴昌社、夏海歐,為西安交大一附院長安區醫院、公安長安分局、區疾控中心先后捐助600副護目鏡、5套防護服、10桶84消毒液,解決一線防護物資急需;張建忠、張西軍、高超信、賈利民、王民五位委員主動認領崗位,加入社區共產黨員先鋒隊,早晚身背噴霧器,對小區進行消毒,對進出人員進行體溫監測;寧蔣娟委員為大兆街道防控工作人員送去蔬菜、方便面、水果等生活物品,保障防控人員后勤給養;謝鳴委員捐贈價值1.2萬元的N95口罩。郭鐵榮委員帶頭落實村級聯防聯控、群防群治措施,加入鳴犢街道留公村疫情防控工作站,與基層群眾一起堅守一線,守護家園;魏興利委員主動作為,承擔企業社會責任,先后向企業駐地街辦、村組捐贈牛奶、方便面等生活物資,并通過區政協獻出企業愛心。駱浩委員深情創作《眺望春天》《我站在這里》《警藍色的天空》向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工作人員致敬,為全區防控工作鼓勁加油……在政協委員的帶動下,全區各族各界也積極為疫情防控工作作著貢獻。建基泡饃館經理、少數民族企業家張建基,數日來將價值20余萬元的熱湯熱飯和新鮮果蔬送到全區34個疫情防控工作站。
在全力投入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礎上,長安區政協創新開展工作,發揮政協文史資料的獨特優勢,同步啟動疫情防控文史資料征集,于2月5日面向社會公開征集疫情防控文史資料,并首次采取從單向記錄“過去時”向“過去時”和“現在進行時”雙向記錄轉變,征集的對象從政協委員擴大到醫護人員、公安干警、機關干部、社區村組干部等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各級干部及社會各界人士,更加突出當代人記錄當代史、當事人書寫自身事。以全過程記錄、具體細節筆法挖掘這一重大事件中寶貴精神財富,彰顯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勇于擔當、無私奉獻、眾志成城的時代精神。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長安區政協各參加單位、各界別、各民主黨派及政協委員累計捐贈資金16萬余元、贈送口罩7000多只、消毒液15噸,捐贈物資價值約47萬元;王忠義等醫療衛生界12名委員直接參與疑似或確診病例醫療救治,160余名政協委員奮戰在農村(社區)各村組、各小區防控工作站。委員們堅信,只要心手相牽,沒有跨不過的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