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莎委員(左)前來報到
□ 記者 陳雪 文/圖
1月13日13時許,省政協委員沙莎匆匆忙忙趕到省兩會報到處。一個多小時后,她就要前往楊凌,參加由省文聯舉辦的文藝志愿服務“文化進萬家”活動,時間有些緊張。
“報到完,我得趕緊走,回來應該深夜了。”當天,沙莎在楊凌有三場演出。半年來,她與省文聯其他志愿者們已經開展了數十場公益文藝演出。在藍田縣的一個村子里,沙莎發現前來觀看演出的都是留守老人。沙莎說,對他們而言,更需要豐富的文化生活和外界的關愛。
此次參會,沙莎為“文藝工作者”和“留守老人”而來。在她看來,很多民營企業的文藝工作者很專業,也在做些公益文藝的事情,卻缺乏依靠制度保障的“文化自信”。雖然在一次次演出中沙莎也唱了不少與鄉愁有關的民歌,但她卻發現在現代化進程中,鄉愁于很多人而言愈行愈遠。“我想讓更多的人關注到他們。”
張溫靜委員從事康復教育工作,她為“特殊兒童”而來。報到當天上午,張溫靜剛剛參加了省殘疾人聯合會第七屆主席團第三次全體會議。她希望國家在殘障兒童制度保障、康復質量、精準助殘方面有進一步提升。張溫靜說,特殊教育需要更多的認知和關注。
賈申利委員為“中文科技資源數據庫”而來,曹路委員為“素質教育”而來,游建剛委員為“民營企業發展”而來……
會議期間,來自32個界別的500多名省政協委員將通過一份份提案,為國履職、為民盡責。他們為科技、醫療、教育、經濟發聲,為衣食住行發聲,為每個普通老百姓發聲。他們,為“你”而來。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