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滿淑涵 李榮 王斌
“每天把孩子送到學校我就來廠里上班,能顧上家,收入也穩定,多虧有了社區扶貧工廠。”4月17日,在洛南縣古城鎮金翼服裝有限責任公司生產車間,張軍玲和其他姐妹正忙著趕制服裝。
2018年4月,陜西金翼服裝有限責任公司入駐古城鎮。這家公司不僅是洛南縣招商引資和重點打造的脫貧攻堅社區工廠,也是脫貧攻堅重點產業集群項目之一。據了解,企業落戶以來,帶動古城鎮移民搬遷小區及周邊村鎮的260多名村民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他們中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60多人。
說起社區工廠,就不得不提到古城鎮政協聯絡處。去年下半年,經古城鎮黨委書記、政協聯絡處主任唐芳推薦,金翼服裝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朱曉霞成為鎮政協聯絡處一名成員。
“剛加入政協聯絡處時,對政協工作還比較陌生,幾次培訓、視察活動下來,才漸漸了解了政協。”朱曉霞說,自己在聯絡處發現,這里問題談得實、觀點捋得細、建議提得到位,各項工作都有章可循。“我可得珍惜榮譽,多為村民辦實事,助力脫貧攻堅我義不容辭。”
朱曉霞將古城鎮轉移就業工作重心從勞務輸出轉向就地安置,引進外地勞動密集型加工企業,讓村民居家樂業,并采取計件工資制,鼓勵大家多勞多得。“在這里務工,每人每月工資2500元左右,最高的能拿到4000多元。”
當政協協商渠道與基層協商相結合,會產生怎樣的聚合反應?從古城鎮政協聯絡處的幾份調研報告中可見一斑:玫瑰小鎮建設、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鄉鎮營商環境……每一次調研視察都有總體情況概述、優點和存在問題梳理、意見建議歸納。
為了充分發揮基層政協組織和來自農村的政協委員的作用,洛南縣政協先后制定了《關于加強鎮辦政協聯絡處和城區活動組建設的指導意見》《基層政協組織規范化創建工作實施方案》《基層聯絡處管理辦法》等規章制度,全面提升基層政協組織各項工作。
“政協聯絡處是聯系廣大農村政協委員和社會各界人士的橋梁和紐帶。”唐芳介紹說,古城鎮的6位縣政協委員與身邊各行各業的代表人士溝通交流,分享成功經驗、先進理念,反哺鄉鎮經濟社會發展,不少意見建議為扶貧扶智提供了新思路。
圍繞“建設標準化、工作制度化、管理規范化、活動經常化”目標,洛南縣政協通過設立基層政協聯絡處,讓政協工作向基層末端延伸,目前已實現16個鎮辦全覆蓋,并明確由鎮黨委書記兼任主任,使基層政協委員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有陣地、有方向、有重心。
在洛南縣景村鎮,5名縣政協委員同樣在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中積極作為,他們走村入戶、談心交流、收集民意,提交的涉及村鎮休閑文化廣場建設、非貧困村資金扶持、村容村貌改善等問題的提案得到了縣級相關部門辦復落實。同時,他們還宣講扶貧政策,幫助貧困戶解決生產生活困難,積極奔走招商引資,干了不少實事。
“在鄉鎮推進政協協商民主,既可以發揮政協聯系廣泛的優勢,拓展基層政協協商民主的范圍,又能夠有效擴大群眾政治參與的覆蓋面,提高人民當家作主的實現程度。”洛南縣景村鎮黨委書記、政協聯絡處主任郭民成說,作為一名縣政協委員,榮譽感和責任感是干好工作的不竭動力。“在脫貧攻堅頭等大事面前,不僅要協商參政聽民意,還應積極投身第一線。”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