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唐冰
1月22日,省政協辦公廳報送了7份聚焦同一主題的社情民意信息,這也是省政協今年報送的第一批社情民意信息。
7份社情民意信息的內容,來自去年12月全省政協優化營商環境三級聯動專題民主監督調研的7個調研組。在這7份社情民意信息中,專題調研組分別從提升法治營商環境、強化政務服務能力和水平、提升簡政放權效能、全面推行聯合監管和完善社會信用體系等方面提出具體建議。
在提升法治化營商環境方面,省政協專題調研組建議,要密切跟蹤政策動向,及時梳理簡政放權過程中相互打架的法律法規條款,并按程序加快推進相關法律法規“廢改立”,確保法律法規條款的一致性、依法行政的嚴肅性。同時要在去年優化營商環境“十大行動”、三年行動計劃的基礎上,著重在建設法治和誠信政府、嚴格規范企業行政執法、強化企業合法權益保護、建設完備法律服務保障體系四個方面作出部署,提出具體措施要求。
調查顯示:38.9%的市場主體和群眾認為信息不對稱是目前辦事難的主要原因。為此,專題調研組建議,要利用微信、郵箱等現代網絡手段,設立征詢投訴意見平臺,定期了解市場主體和群眾需求。
在強化政府服務能力和水平方面,專題調研組建議,在政府服務、審批事項過程中,要以政策和國家規定標準為依據,一視同仁做好服務保障。從政府自身來說,要進一步加大基層監管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力度,推進執法力量下沉,不斷提升基層監管質量和水平,提高企業對監管的滿意度。
針對調研中企業反映的政府承諾不能兌現、“新官不理舊賬”問題,調研組建議,要站在樹立和維護政府公信力的高度,在全省開展以市縣為重點的政府承諾專項清理整治活動,下決心清理兌現政府承諾,維護政府信譽,支持企業健康發展。同時,加強法治政府、陽光政府、服務型政府建設,把政務履約進而守諾服務納入政府績效評價體系,全面提高政府行政和司法的公信力。
企業稅負太重也是調研中被集中反映的問題之一。專題調研組建議,要減少檔次,按貨物和勞務分設兩檔稅率,將工人工資、“五險一金”等支出納入稅收抵扣。同時進一步降低教育附加稅、房產租用稅、養老金占工資比等費率。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