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通訊員 (黃媛 汪鵬))安康市平利縣——著名“中國最美鄉村”。如何持續推動建設,縣政協委員有話說。在1月21日至23日舉行的政協安康市平利縣九屆四次會議上,全縣各界政協委員在為縣域發展鼓與呼的同時,對平利縣美麗鄉村建設各抒己見。

梁勝坤委員:助推平利農業品牌建設
“發展品牌農業是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必由之路,作為中國最美鄉村所在地的平利,如何推進農業大縣向品牌大縣轉變,是助推脫貧攻堅、實施鄉村振興的重要之舉……”來自食品行業的縣政協委員梁勝坤針對經濟發展中的品牌建設,頗有感觸。
“從當下平利縣農業發展現狀來看,‘平利女媧茶’‘平利絞股藍’已成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和陜西名牌產品,但這遠遠不夠。我縣農業品牌建設與快速發展的兄弟縣市相比仍顯緩慢,與我縣農業大縣、質量強縣地位還不相稱,與發展現代農業還有較大差距。”梁勝坤坦言。
他認為,農業品牌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找準品牌定位、樹立品牌形象、弘揚品牌文化、重塑品牌精氣神。對此,他提出,一方面是加強農業品牌建設組織領導,另一方面加大農業品牌政策扶持力度,此外,還要加強質量監管,引導廣大群眾樹立品牌保護意識和產品質量安全意識。

陳尚忠委員:發展特色鄉村文化,“記得住鄉愁”
“悠久的‘女媧傳說’造就了平利多元化的文化發展,縣景、村貌是展示、傳承鄉村歷史文化的重要平臺和有效載體。”縣政協委員陳尚忠說。
陳尚忠認為,平利縣具有悠久而豐富的文化符號,而在其挖掘上仍有所欠缺。對此,他建議,應積極發掘女媧文化符號、縣域文化品牌形象的打造及鄉村優秀歷史文化的傳承和保護,引導干部群眾勿忘歷史、珍惜當下。
“尤其要重視的是,要繼續發揚平利的‘三苦三真’精神,用村史、鎮情增強村民的自豪感、幸福感和歸屬感,讓人們故土留根,文脈傳承,看得見文化,記得住鄉愁,從而助力貧困群眾精神層面的脫貧。”陳尚忠說。

吳小勇委員:建設美麗鄉村需創造良好環境。
作為縣政法委出身的政協委員,吳小勇對于美麗鄉村建設有自己獨特的看法。
“美麗鄉村的建設,穩定的社會環境必不可少。我縣目前社會治安持續向好,群眾對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知曉率達到95.17%,社會治安滿意率達到95.69%,分別位居全市第二和第三。這是成績所在,問題也依舊突出。”吳小勇說。
“尤為重要的是要打造自治、德治、法治的鄉村治理體系,對黨員干部和政法干警充當黑惡勢力“保護傘”的,一經查實務必嚴肅處理,說情打招呼、跑風漏氣的,決不姑息護短,從根本上掐斷黑惡分子的保護傘。”吳小勇提出,選擇1—2個信訪矛盾突出、治安問題多發的村或社區,開展集中整治,為決勝脫貧攻堅、建設美麗鄉村創造良好環境。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